血清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血清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ID:27232630

大小:6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血清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_第1页
血清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_第2页
血清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清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清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姜云清1高阳1王心愿1周宇1王晓炜2(1大连市结核病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37;2大连医科大学形态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44)【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166-02【摘要】目的了解血清检测特异性抗结核抗体对结核病快速诊断价值。方法对647例结核和205例非结核患者测定血清结核抗体。并同时用结核菌直接涂片法和结核菌培养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647例结核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75.9%,特异性为91.2%。结论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关键词】结核病血清结核抗体临床价值结

2、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对人类最只威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对结核病的实验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细菌学检查虽然是结核病确诊的金标准,但培养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不能作为快速诊断。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各种用于结核病快速诊断的方法也不断出现。近年来,金标法结核抗体检测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应用于临床。[1,3]我们用胶体金法定性的检测人血清中的结核分支杆菌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对象2011年7月到12月到我院就诊的各类结核患者647例,男422例,女225例。年龄4-90岁。其中肺结核561例;肺外结核86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56例,结核性脑膜炎10例,淋巴结核

3、15例,肾结核5例。这些病例均己明确诊断为结核病。205例非结核患者,男性164例,女性41例,年龄10-75岁。以上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或CT胸片检查及临床治疗转归等确诊。1.2实验方法对患者的血清进行结核抗体检测。检测试剂盒是SD标准诊断公司的结核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操作方法按照说明书操作。痰涂片/培养:严格按照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2结果结核病例与非结核病例血清标本检测结核抗体结果(见表1)表1结核病例与非结核病例血清标本检测结核抗体结果类型病例总数抗体阳性数阳性率(%)肺结核56143176.8结核性胸膜炎563867.8结核性脑膜炎1

4、0660.0淋巴结核151066.7肾结核10660.0非结核病2054220.5结核病患者组结核抗体的敏感性为75.9%,非结核患者组阳性率为20.5%。两组检查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抗体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在本组205例临床排除结核患者中冇42例抗体假阳性。652例结核病患者中血清结核抗体阴性为161例,占24.7%。肺结核组TB-Ab与细菌学检查的检测结果(见表2)表2肺结核组TB-Ab与细菌学检查的检测结果细菌学检查例数抗体阳性数抗体阴性数阳性率(%)涂片(-)培养(-)2341429260.7涂片(-)培养⑴48341470.8涂片(+)培养

5、(-)2520580.0涂片(+}培养(+)2542351992.5涂片阳性者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91.4%)明显高于涂片阴性者(62.4%>,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涂片阴性者,不论培养结果如何,统计学无差异。3讨论结核分支杆菌的检査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检出率极低。鉴于现代结核病症状交叉,隐蔽,临床对诊断方法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涂片,培养)检测繁琐,敏感性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PCR,DNA探针等)[4,5]特异性和重复性在普通临床实验室中不能得到高质量的保证。故采用血清免疫学检测做综合判断,可提高K诊断的阳性率。本组采用结核杆菌特异性外膜抗原,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5

6、.9%,特异性为79.5%,与文献报道相近。结核病患者血清结核抗体出现阴性结果,考虑的主要原因是抗体反应延缓性和结核分支杆菌抗原存在广泛的交叉反应性。苏次是不同的个体间基础免疫水平、对抗原刺激产生的反应差异较大或者用药后抑制了免疫功能,造成了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低下。我们所选对象为结核可疑者,虽通过综合判断排除了活动性结核,肺外结合及陈旧性结核。但并不能排除因自然感染或人为感染造成血液中抗结核抗体长期存在的可能,出现较高的假阳性。虽然血清检测特异性较低,及识别病人的可靠性较差,但对结核和非结核的鉴别仍具冇重要的意义。该实验简单,灵敏,快速,可在普通实验室中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谢惠安,杨国太,

7、林善祥等.现代结核病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9—225.[2】杨柳,苏明权,岳乔红等.张灵霞,庄玉辉,杨华卫,等.中国防痨杂志,2000,22(3):127-129.[3】侯伟,吴勤学,郁华,等.人工合成三糖抗原在结核病血清诊断中的初步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1999,21(1):37-40.[4】杨渝浩,董德琼,肖瑜等.聚合酶链反应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