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体位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ID:27229352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体位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体位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体位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体位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体位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宫良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目的探讨体位策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1.〜2012.1入住ICU患者5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体位护理策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体位策略(450卧位)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关键词】体位VAP机械通气【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

2、752(2013)32-0272-0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h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1]经循证医学证实,体位护理与VAP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实施有效的体位护理干预对预防VAP的发生、缩短住院H及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1.1〜2012.1入住我科病人55例,(包括入科后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h的患者。除外特殊人群:如低血压、颈椎损伤、骨盆骨折、头颅损伤等不宜抬高床头的病人及已合并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其中,男41例,女

3、14例,年龄47—90岁,平均年龄68±0.5岁。两组基础疾病均为糖尿病、CPR术后、重症肌无力、哮喘、高血压等,两组性别、年龄、神志是否清楚等比较,有可比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o1.2研究方法1.2.1按病人入住的先后顺序随机安置在科室的两个病房中(护1和护2),其中护1为观察组,护2为对照组。1.2.2干预方法对观察组的成员进行系统的教育与培训,包括VAP相关内容、具体实施方法。主要通过业务学习和示范的形式告之抬高患者床头450体位,每名患者床头墙上备一小提示板。将体位要求写在板上,要求各班护士都遵从。进行翻身

4、和更换体位之前将U腔分泌物清除干浄,每班设•一名高年资护士为组长,检查督促床头抬高到位,要求做完基础生活护理后及吋抬高450床头,提高小组成员的依从性。给予对照组成员实行传统的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和用品清洁卫生,消毒更换呼吸设备,每2h翻身,更换左右侧卧位,角度无特殊要求,常规半卧位10〜450。两组翻身吋均拍背,随后吸痰。两组患者每周2次留取痰培养做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每3天做一次血常规。同吋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VAP病原菌检出情况、发生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例数。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O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5、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汁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1.2%(5例)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对照组VAP发生率为41.1%(11例)分别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MRSA),铜绿假单胞菌3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3例。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观察组死亡5例,对照组死亡13例,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吋间、入住ICU吋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VAP

6、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患者入住ICU吋间(d)3讨论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常见而又严重的感染,而VAP患者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VAP患者,导致病死率的增加[2],本研究表明,给机械通气患者采取45°半卧位能明显降低VAP发生率及减少在ICU留置吋间及总的住院日,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无半卧位禁忌症的机械通气患者应尽量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可以减少胃返流、U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的发生率降低,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3]。VAP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预防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护理干预措施中抬高45&de

7、g;床头是一个简单有效,切实可行的预防VAP的重要手段。参考文献[lJTablanOC,AndersonLT,BesserR,etal,Guidelinesforpreventinghealth—careAssociatedpneumonia,2003:recommendationsofCDCandtheHealthcareInfectioncontrolPracticesAdvisoryCommittee(J)MawrRecomnRep,2004,53(RR-3):l-36.[2】孙洪涛,王晨,朱宇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及药敏分析[儿

8、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2):1128-1130.[3】李俊,傅丽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进展⑴,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2):36-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