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新课程下创新思维的培养

再谈新课程下创新思维的培养

ID:27195312

大小:60.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再谈新课程下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1页
再谈新课程下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2页
再谈新课程下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再谈新课程下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谈新课程下创新思维的培养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沈艳创新思维是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牛.思维能力的核心内容。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孪生姐妹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木特征,是创新的前提。教师应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常规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这也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意义所在。如:“两地相距1080千米,甲车行完全程需12小时,乙车行完全程需18小时,如果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学生大多

2、数用1080÷(1080÷12+1080÷18)=7.2(小时)这种方法。我追问:还有没有别的解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很快有一位学生想出另一种解法:l÷(■+■)=7.2(小时)。木题是行程问题,怎么用解工程类应用题的方法来解呢?这种解法是否正确?很多学牛.提出了质疑。我没有发表意见,而让他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他说:“我把两地的距离看作单位‘l’,甲车每小时行完全程的国,乙车每小时行完全程的国,这样就可以把它当成工程类应

3、用题来解。”这时全班同学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无疑大家对他的回答都会意了。二、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直觉思维是不经过严密的逻辑程序,没有明显的过程意识,而是直接领悟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直觉思维进行判断分析的例子。如教学思考题“比较■和■的大小”时,木题如果应用通分、化小数等方法比较都是非常复杂的,显然不可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讨论,领悟到:这两个数和1相比,都是相差各自的一个分数单位,进而转化成比较这两个分数单位的大小,使原题变简单多了。

4、即:1一国=国,1一国=国,因为■<■,所以■〉■,三、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创新性。因为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创新思维又是发散性思维的高级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捕捉发散点,抓住有利吋机,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把典型题用个“够”。如在复习“比较■与■的大小”吋,学生受教科书的影响,会不约而同地进行通分,然后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然而,这道典型题远不止一种解法

5、,教师可充分引导学生用己学过的知识寻求多种解法。(1)通分子法。■=■,■=■,因为■<■,所以■<■、(2)化小数法。■≈O.83,B&asympjO.89,因为0.83<0.89,所以国<国。(3)倒数法。■的倒数是1国,■的倒数是1国,因为1国〉1■,所以■<■,当然,这些方法让学生全部都能思考出来是很难的。但教师可根据各种不同解法的难易,采用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经过努力尝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有益处。

6、四、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精彩表现逆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思维过程和条件叙述方法恰恰相反,即变减为加,变加为减,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只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冇些问题采用倒推的方法来思考,即使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少2千米;第二小时行了余下路程的■还多12千米,这时离乙地还有30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本题涉及两个不同的单位“1”,如用常规方法进行解答难度比较大。如能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就会明朗得多。由“第二小吋行了余下路程的■还多

7、12千米”可知,(30+12)千米就是第一小吋行完后余下路程的■,可求出第一小吋行完后余下的路程是(30+12)÷(1-B)=126(千米),再由“第一小吋行了全程的一半少2千米”,可知(126-2)千米是甲、乙两地路程的一半,从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为(126-2)÷B=248(千米)。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既要侧重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重视多种思维相互结合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寻求多种解

8、决问题的办法,就能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