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09269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1
《沙眼衣原体实验诊断技术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沙眼衣原体实验诊断技术进展 1907年,捷克学者Halberstaeder和Proydiatrachomatis,Ct)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且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日益引起人们重视。Ct感染的诊断决定于病原学检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展,Ct感染的诊断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一、细胞生物学检测方法 1.涂片镜检:Ct寄生于柱状上皮细胞内形成包涵体,取宫颈或尿道标本涂片后,通过碘染色或姬姆萨染色等可见细胞内包涵体。但由于泌尿生殖道中完整细胞较少,以及细胞内包涵体脆
2、性较大,从而造成敏感性过低,不推荐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查,仅限于Ct的鉴定[2]。 2.细胞分离培养法:由于Ct的专性细胞寄生性,一般培养法不能使其生长,只有在活的细胞内才能增殖、复制。组织细胞培养法分离Ct多采用McCoy细胞或Hela-229细胞(国内也有报道采用Hep-2细胞),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有无包涵体。早期曾试图用尿标本做培养,但阳性率甚低[3],只能采用尿道或宫颈拭子。培养法的特异性为100%,但敏感性一般低于100%,且各个实验室操作步骤有所不同,没有标准化,这可能有助于解释对同一种非培养方法的
3、不同评价。组织细胞培养法是诊断Ct感染的“金标准”[4],但是由于分离培养操作复杂,技术及设备要求高,所需时间长,且敏感性受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等的影响较大[5],加上国内很多医院不具备细胞培养条件,因而不适于临床应用,多用于科研和疑难病例的终鉴定。 二、免疫学检测方法 1.直接荧光抗体测定(DFA):将针对Ct的单克隆抗体用荧光标记,与标本中的Ct结合后,荧光显微镜检查就能见到发荧光的原体(Ebs)。针对脂多糖(LPS)的抗体荧光不够亮,且染色不匀;而针对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抗体荧光更亮,且减少非特异染色
4、[6]。DFA不象培养法必须存在有活力的Ct,但其敏感性受人群感染率的影响,且有判定结果带有主观性,荧光易淬灭,不适于检测大量标本等缺点。多数学者报道其特异性较高,Hallsydiazyme、ID-EIA、PharmaciaChlamydiaEIA等多种市售诊断试剂盒可供使用。其敏感性从64%到98%,特异性从93%到98%[9]。通常认为,其敏感性在高危人群中可得到满意结果,而在新近感染及治疗监测中敏感性明显下降。EIA的优点在于方法简便、操作自动化,适于短时内大批量标本的检测。但其最大缺点在于,与其他常见微生物产
5、生交叉反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及B群链球菌、淋病奈瑟菌、醋酸钙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其他革兰阴性细菌,从而使特异性达不到100%。国外此法多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国内应用较少。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直接检测核酸的技术(即基因探针技术):此技术利用核酸分子的复性原理,用特定的标记探针去检测标本中的靶核酸。最初为放射性标记,后来逐渐发展为酶或化学发光试剂标记。目前有美国圣地亚哥Gen-Probe公司生产的发光标记基因探针试剂盒PACE-2。与培养法相比,Gen-Probe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
6、96%和98%~99%[9],尚无培养法敏感和特异。由于此法成本高、步骤繁琐,随着核酸扩增技术的出现,基因探针技术也就失去了其应用价值。 2.核酸扩增技术:继基因探针技术之后,很快出现了核酸扩增技术,这些技术包括(1)靶DNA或RNA的扩增,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基于转录的扩增(TBA),自动维持序列扩增(3SR)以及链置换扩增(SDA);(2)探针扩增,如连接酶链反应(LCR),Q-β复制酶的扩增;(3)杂交后信号的扩增,如复合探针和分支DNA探针。其中研究和使用较多的是PCR和LCR,尤其是PCR技术,有学
7、者认为其将对感染诊断引起革命性变化[10]。 PCR属于一种核酸体外扩增技术,用寡核苷酸指导的DNA合成的重复循环来实现对靶核酸序列的扩增。PCR每个循环包含变性、退火、延伸3个步骤,在不到2小时内,经过30个循环,在理论上可将最初的靶DNA扩增109倍。最后可用凝胶电泳或探针杂交检测扩增的DNA。由于先将标本中的核酸特异成分先行扩增复制再行检出,其敏感性较直接检测核酸大大提高。 目前国内外用于构建引物的衣原体DNA有7.5Kb质粒、MOMP基因(omp1)和16SrRNA基因。诊断试剂盒AMPLICORCtPC
8、R已通过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审批,其扩增靶序列即为质粒DNA。许多研究都已表明,PCR较培养法和EIA法都要敏感[7,9,11],而且PCR对于有症状或无症状人群同样敏感[3]。但基于不同引物的PCR的敏感性仍有所不同。Roosendaal等[12]的研究表明,质粒引物PCR最敏感,omp1引物PCR最不敏感,16SrRNA基因引物P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