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ID:27084100

大小:8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1

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_第1页
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_第2页
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_第3页
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_第4页
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营造地理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初探摘要: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把握课堂上各类生成性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文以实际教学为例,从开拓学生思维、捕捉智慧亮点及活化课堂教学三方面初步探讨了地理教师如何营造生成性的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关键词:生成性课堂教学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交错纵横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也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学生在知识的礼堂中,不断碰撞出知识生命的火花,而教师则要在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中,不断激发学生知识生命的潜能。于是师

2、师、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了富有灵性的动态信息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引出问题,引发思考,解决问题,反思行为。由此可知,地理课堂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地理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示演讲能力的舞台,而是学生张扬自我个性,展示自我风采,释放生命能量,闪耀智慧光芒的一片纯净天空。“教育的过程像生活的过程一样,必须致力于指导和激发,而不是强加一种预订和没有意义的模式。”课堂的活力就来源于课堂中“因师、因生、因文本、因时、因地制宜”,在合作中百花齐放,充分挖掘文本潜在资源和充分释放学生的内在能量。因

3、而在这个动态的教学课堂中,各种知识教育也不是单一、预设的地理课本知识,而是允许各种有利资源的有机渗透的教学。一、立足文本资源,开拓学生思维。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仅仅只围绕教科书讲解,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探求课本以外知识的能力。而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重组教材,或筛减、添加、更改,使之为学生所用,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相关知识,从而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教材。例如在讲鲁教版第二册“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一节课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课本内外有关二战前后人口迁移路线和特点的知识并加以对比,学生积极响应。成果见表1:人口迁移15

4、~19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路线①欧洲(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美洲②由非洲(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③由中国、日本、印度等(帝国主义开矿、招工)→→东南亚①发展中国家→→北美②外籍工人→→西亚③南欧→→西欧④外籍工人的分布:北美、西欧、南美、南非等人口迁移特点①大陆→→新大陆②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人口迁移原因①地理大发现②新航路的开辟③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①政治原因②经济③新兴城市的出现和旅游业的发展在完成表格之后,学生们又回过头来,针对P8“活动”中有关“支配着人

5、口迁移和流动的因素”的运用问题,还提出了如下建议:“支配着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其中,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因素起着决定性因素;工业社会在和平时期,经济因素显得更为重要;在动荡的历史时期,政治因素显得更加重要;现代社会则有更多因素影响着人口迁移。例如政策变化、战争、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受教育环境、大型工程建设、环境变迁等等。这样的做法看似简单,但是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开拓了思维,为地理任务性教学打好了基础。二、巧用生成资源,捕捉智慧亮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

6、行有创意的调整,找出适合课文教学的最佳轨迹。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并且善于引导,巧于点拨,长于调控,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讨论。在高一地理(模块一)第一单元教学中,地球的运动及其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克服这个难点,笔者以为如能善用逆向思维,对黄赤交角作出种种假设,一一探究,可以打开学生的心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正确理解黄赤交角,同时可以较为深刻的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地理知识。下面具体说明:一探黄赤交角:正确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一)探究方法:把学

7、生分成小组,并给每组学生提供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个。一次性给出三个命题和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大胆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合作交流。期间老师巡视,参与其中一组的交流讨论,以便于掌握学生思维的过程和存在的错误。(1)假设黄赤交角为0°:学生用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出地图,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点沿着赤道移动,其余各地没有直射机会。(2)假设黄赤交角为45°:学生演示推理,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45°之间移动,全球有一半纬度的地方有直射机会。(3)假设黄赤交角为90°:学生让地球仪躺着运动,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极之间移动,全球各地均有直射机会(二)错

8、误类型:(1)有些学生认为直射点固定在某一点上,忘记了直射点会随地球自转而移动。应该是演示时只让地球公转了。(2)令人大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