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分析

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分析

ID:26992691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分析_第1页
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分析_第2页
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分析_第3页
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分析〔摘要〕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根据社交类手机APP的功能,将网络外部性、软件设计特征、感知娱乐性和感知风险性加入到用户使用行为模型中,对TAM模型进行修正。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5~39岁年轻人群进行社交类手机APP使用行为情况调查,利用SPSS190、AMOS210对修正的TAM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外部性、软件设计特征、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对用户使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娱乐性、感知风险性对用户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中国4/vie  〔关键词〕社交类手机APP;技术接受模型;使用行为  DOI:10.3969/

2、j.issn.1008-0821.2015.09.032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1008-0821(2015)09-0171-07  〔Abstract〕Basedonth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asthefoundation,accordingtothefunctionofsocialmobilephoneAPPs,theentandperceivedrisk,addingthemtotheuserbehaviormodel,andmodifytheTAMmodel.Byself-designedquestio

3、nnaire,taking25-39yearsoldyoungpeopleforsocialmobileAPPsusingbehaviorsurvey,usingSPSS190,AMOS210tovalidatemodifiedTAMmodel.Theempiricalresultsshoent,perceivedrisk,havenosignificantinfluenceonuserbehavior.  〔KeyobilephoneAPPs;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usebehavior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共同推进中国的信息化进程,改变人

4、们的生活结构。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使得信息通过全时空的“移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尼尔森网联发布的《移动社交用户需求与行为调研报告》显示,超过90%的移动社交用户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移动社交APP,且人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15小时,70%以上的用户会在空闲时间使用社交应用。据《互联网周刊》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中国APP排行榜TOP500》榜单中,在移动社交类应用中,微信占据首位,QQ、微博、陌陌紧随其后[1]。截止到2015年05月10日在全球,如今的活跃社交媒体用户达到206亿,其中每月82%是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的。今年,每个月使用手机访问社交

5、网络的社交网络用户占中国社交网络用户的832%,占手机用户的325%,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社交网络用户群体[2]。本文沿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社交类APP”的定义,即具有社交功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信工具、博客、论坛等等,本次研究重点研究当前使用较为频繁的手机社交网站、微信、微博、即时通信APP。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偏于沟通、交流、互动,微博则更偏向信息传播,三类应用互为补充[3]。  社交类手机APP想要占据上风,保持住用户粘度,对影响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重要因素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用户行为倾向角度对社交类手机APP用户进行

6、分析,旨在通过25~39岁青年人的行为倾向反映用户对社交类手机APP的使用情况,从而根据用户行为倾向对社交类手机APP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及发展方向的预估。  1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11技术接受模型(Th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Davis(1989)[4]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h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专门来描述和解释人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能够解释技术使用者的行为。根据技术接受模型,行为态度(AttitudeTo模型的研究,并且检验了TAM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Sun&Zhan

7、g[6](2006)认为已有的技术接受模型中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模型的解释力低且不稳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一致性,并提出调节变量,建议从组织特征、系统特征和个体差异三方面考虑影响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李五朵[7](2009)、董正浩、赵玲、冯鑫[8](2013)、Kuan-YuLin、Hsi-PengLu[9](2015)等都将TAM模型进行修正,从而使之更符合研究的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