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8106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死亡文化视域下的本体论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死亡文化视域下的本体论探析摘要:唐君毅通过体察死亡文化探究精神的实在,从而在精神活动的认知中完善自我意识,并在对心本体的追溯中寻找到生命信念的根基,进而在道德自我的觉醒中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唐君毅在考量生死中始终关注道德的价值,为个人生命与道德自我的契合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人们在死亡的观照下重塑对生命的责任感,使人生在追求道德自我的过程中变得更有意义。中国7/vie 关键词:死亡精神心本体道德自我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死问题的拷问逐渐被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物质追求所淡化,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标的缺失让人们生活变成了生存。唐君毅先
2、生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死亡问题的追问来探究精神的实在,从而在精神活动的认知中完善自我意识,并在对心本体的追溯中寻找到生命信念的根基,实现认知意义上的本体论向道德意义的本体论过渡,进而在道德自我的觉醒中实现对死亡的超越。根植于人的天性之中的形而上学问题决定着人认知的最终意义,唐君毅先生在考量生死中所呈现的本体论思想始终关注着道德的价值,体现了对人文价值的关怀,为个人生命与人类历史文化长河的契合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人们在死亡的观照下重塑对生命的责任感,提高现代人的生活品质,进而在追求道德自我的过程中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一、精神实在的探究
3、 生死问题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生与死作为我们自然生命的起点与终结,贯穿于我们的生命活动之中。在当今社会,重生轻死的意识充斥于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唐君毅先生认为“人生之全体,必须包含死来了解。最高的哲学智慧,必须包含死之智慧”[1]。在唐君毅先生看来,死亡问题应当置于人生之中,因为与其他生命相比,只有人才能真正地意识到死亡问题,并且有着对死亡问题探知的本性冲动。死会作为人生的必然性终结,“常置死于目前,在未死之时先期迎接死,而置‘死’于有生之中,正人之所以得超死而永生之一道也”[2]121,也只有这种向死而生的生命态度才能为
4、生的无限可能带来希望。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走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但人死后有何归宿,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最终的答案,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可以为生者解惑,进而影响其对生的认识和规划。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人死灯灭的观念,肉体的销毁会让精神无立锥之地,在这里唐君毅先生认为精神是存续在世间的,并不仅仅单纯以肉体为依托,而且肉体的消灭并不代表精神的消灭,也不是人生命的最终归宿,它只是类似于一条射线上的节点,代表着生命的精神仍然会跨越这个端点继续向前,死亡只是为了证明生命的肉体存在形式曾经存在过。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首先要从人本身谈起,人在自然界中生
5、存,目的是为了维持肉体的存活,但是人的精神并非仅仅停留在生存技巧的寻求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会使人产生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跃迁,情感、理想等脱离生存目的的因素会逐渐充斥于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为肉体存续的服务空间会被逐步压缩。此时唐君毅先生认为:“人之所以要身体存在,是为的人要生活,然而人不只生活在身体中,而通常是生活在身体之外之自然世界、家庭国家之人群世界、历史文化之世界中。在此生活中,人之精神是处处向着在其自己的身体之上之外的物事,而不是只向着其自己的身体的。”[2]96由此可见,人最终追求的并非是身体的存在,人只
6、是借身体的存在来实现其精神活动。 生命活动的体现包含了精神活动和肉体活动,通常人们都会把生命活动的路程看作一个片段,但是唐君毅先生把生命化为一种射线般的存在,这种视角的生命认识颠覆了对传统生命的定义,精神活动超越了肉体活动使生命得以全新的延续,并通过精神活动对物体进行意识的附着,化为同世界万物共生的存在。这体现在精神活动的痕迹往往会蔓延于人类的文化生活之中,儒家所讲求的立德、立功、立言无不体现出人对精神不朽的追求,以唐君毅先生的生命视角看,这些精神成果是一种精神活动的体现形式,人们通过这些精神文化成果实现了横跨古今的精神交流。
7、 如此�硭担�人对精神活动的追求就应当能够超越其对肉体活动的追求,但是在正常的生活中无法准确把握人的精神活动与肉体活动何以为重,所以这个问题的认证需要借助于把人置于生命终结的临界点上。人在临死前都会对生前死后进行安排,这种放弃对肉体活动得以获得精神存续的做法反映出人的“意志与精神之本性与其所向,是超越其求延续其身体的生存时间的欲望之上”[2]95-96。由此可见,精神活动的重要性决定了人的至高追求应当体现在其对精神活动的追求过程中。 因此,唐君毅先生通过对死亡的深层解读,将精神活动的触角在人文世界中进一步延伸,使生命的容量得到了
8、进一步扩充,充分体现了精神活动在生命征程中的重要内涵,同时也在探究精神实在的过程中兴起了追求本体的冲动。 二、心本体的追溯 生命化为了永恒的存在,依托于精神能够与世间万物相合,这种生死观源于对把心灵视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心灵上升为心本体,成为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