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

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

ID:2696581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_第1页
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_第2页
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_第3页
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_第4页
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摘要:王维笃信佛教,兼通儒道,其许多山水田园诗都流露出宁静恬淡,自然纯粹的一种“禅”的境界。通过对王维的几首著名的具有禅境的诗歌进行分析,笔者发现,王维的禅境诗大量用到了白描的写作手法。白描手法本身的特点与禅境这种意境的特点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这使得白描手法非常适合被用以塑造禅境。王维在运用该手法的时候,大致遵循了“察变取动”的意象选取原则,使得其诗歌的意境于平静之中,洋溢着生机和活力。中国5/vie  关键词:王维禅境白描写作手法山水田园诗  王维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他的诗歌,既有雄浑壮阔的边塞诗,也有意气

2、风发的游侠诗,还有质朴清丽的山水田园诗。他的各类诗歌虽然都不乏佳作,但是最有特色的当属他的山水田园诗。王维在这类诗歌中所塑造的禅境,让他获得了“诗佛”的称号。  沈德潜说:“王右丞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王维深受禅宗影响,但其诗歌并没有艰深的禅语,而是以自然之景入诗,通过简约质朴的语言,表现出一种宁静恬淡、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们将这种意境称为“禅境”。  一、王维诗塑造的“禅境”的特点  “禅”本来是佛教中的一种修炼方式和思维方法,同老庄、玄学等融合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关于禅的特征,李泽厚先生形容说:“不诉诸理知的思索,不诉诸

3、盲目的信仰,不去雄辩地论证色空有无,不去精确地讲求分析认识,不强调枯坐冥思,不宣扬长修苦练,而就在与生活本身保持直接联系的当下即得、四处皆有的现实境遇中‘悟道’成佛。现实日常生活是普通的感性,就在这普通的感性中便可以超越,可以妙悟,可以达到永恒――那常住不灭的佛性。”①禅的特点渗透到诗歌的意境中,我们可称其为“禅境”。诗以言志,禅境作为诗歌意境的一种特殊类型,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境界”,是着意于表现禅理、禅意、禅趣等哲理精神,并以无意为佳的冲淡、淡远的超悟之境为整体境态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②既然禅所追求的是在普通的感性中,通过“妙悟”达

4、到“永恒”,那么这种感性应当是一种感受到平静的、忘我的状态,这样才能不被事物暂时的、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蒙蔽。所以,禅境大约是一种静的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内心摒弃了对外界事物的追求,抛去了俗尘的烦恼,达到一种忘乎自我的超然境界。而周围事物的动静,都在“我”的眼中、耳中呈现,不会因为“我”的主观情感而被放大或者忽视。这时候的“我”耳聪而目明,是可以比较客观地看待事物的,因而可以做到“定而生慧”。  王维许多诗歌的意境就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或悲或喜,都只是暂时的心情,而更为恒久

5、的心境则是平静。全诗描写了一派清新幽静之景,十分生动。读者分明可以感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凝润和恬淡。而细细品来,“人闲”所以可以细致入微地观察到“桂花落”,“夜静”所以显得“春山空”,可以看到月破云而出,鸟因惊而鸣。耳目随自然变化而动,异常聪、明,而心却进入一种宁静恬淡、近乎永恒的境界。这就是一种禅境。再如,在《鹿柴》中,作者写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可以说,作者内心之虚静统御全诗。唯其虚静,故可听到隐约的人语响动;唯其虚静,可以有耐心看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看到阳光移入深林,看到阳光像以前一样,又照在青苔之

6、上。不知作者已然观察了多久,看到金黄的阳光照到青苔,时光静美,仿佛凝固而近乎永恒。此心此静,相融为一,这样的意境岂不正是禅境?  这里权且举此两例,后面还会分析其他诗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王维诗的禅境,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以寂静为魂魄。其中既包含作者的心境安静、恬淡,也包括诗中景象自身的宁静。景物的宁静归根结底是作者心境的体现。  其次,物我合一,以身为物,以物为身。周围事物的一动一静都在“我”的眼中、耳中,而“我”竟不知在于何处,仿佛周围一切都是“我”心的写照,而“我”心虚静,与物同化。  第三,寓静于动,生机盎然。

7、虽然寂静,但一切都是动的;虽一切都是动的,但整个意境仍然是静的。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动一静之间,在宁静之外,平添了许多生机。是亦可谓“禅趣”。  二、白描手法与诗歌“禅境”塑造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王维在塑造这种“禅”的意境的时候,没有使用华丽的修辞,没有进行过多的烘托和渲染,仅仅是将其所见所闻(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通过朴素而简练的语言叙述出来,禅境便油然而生。这种手法称为白描。  虽然文学上使用“白描”一词较晚,但白描手法却历来受到诗人的青睐。关于白描的妙处,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在评价查慎行的诗时就精当地指出:“此种眼

8、前琐事,随手写来,不使一典,不著一词,而情味悠然,低徊不尽,较之运古炼句者更进矣。”③白描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④,它是对客观状况最简单的描述,甚至是一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