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

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

ID:26956612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_第1页
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_第2页
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_第3页
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_第4页
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推动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基于行政法学理路的初步探究[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度变革加以探讨,对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革新,制定模式的变革,成本收益分析的引入,相应制度的配合展开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技术标准;制度变革;成本收益分析  一、推动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革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可以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其中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但是由于我国强制性标准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国家标准、部标准强

2、制执行的要求转化过来,因此强制性标准的范围过宽。例如有的强制性标准没有区分一般的质量指标和需强制的环境卫生指标,[1]有的强制性标准还将某些不直接涉及性能指标的方法标准,[2]将产品标准中的术语、抽样、试验方法[3],将不涉及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外观指标,将无法检验的指标[4]乃至待定的指标设置为强制性标准或强制性条文。  在法治发达国家,更多技术标准是由市场机制形成的推荐性标准。标准的实施,所更多依靠的并非国家的强制力,而是市场竞争的“锁定”效应。根据anceRevie.  当然在我国标准制定中引入成本收益分析,仍有许多制度面上待解的难题,因

3、为标准管理机构及标准制定组织,首先要发展出一套完备的成本收益评估技术,对成本收益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分项成本和总成本的指标设计等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估框架。其次,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应用,需要一套完整的配套机制,特别是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以及对文档的归类和整理。[14]在我国标准制定的相关信息本来就掌控于企业之手,政府虽然对全行业的信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但是会缺乏关于个别企业个别事件细节的信息,随着标准制订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展开,目前负责标准制定的协会更加缺乏畅通的信息搜集渠道和信息整合机制。因此在标准制定中引入成本收益

4、分析的前提之一,在于让协会成为全行业进行自我规制的组织,同时提高协会对信息的搜集、甄别、整合和处理的能力,这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影响到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成败。  四、通过制度建构来确保技术标准的实效性  要确保技术标准实效性的发挥,制度本身之外的各种“周边要素”的齐备,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不然所有制度上的良法美意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出资金,官员定标准,企业变成了标准被动的接受者,在这样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制定出来的技术标准,实效性难免较差。此外,在我国,技术标准的实施往往是技术监督部门的“单兵作战

5、”,缺少确保标准实效性发挥的手段和机制。因此正如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的主要官员指出的那样,在目前制订出来的20000多项国家标准中就有相当数量的标准制定出来根本没有多大用处,甚至有的只有文号,连文本都找不到了。[15]  目前我国法律中往往直接规定了企业有遵守强制性技术标准的义务,并采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命令—控制型”的行政活动形式,来确保技术标准的实施。不贯彻标准的企业,可能将因此遭受不利的影响。但实践中当技术标准水平制订过高,全行业企业中的大多数都无法实现该标准时,出于很多现实的考虑,政府往往无法对诸多企业进行一一处罚,更没有

6、勇气去关闭这些企业。[16]就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过程中,反对设定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者所主张的那样:  修改者第一刀就是砍“氮氧化物”。这一刀下去是多少车船?多少厂家?不说从今以后要改的生产线,光是目前已经超过标准的机动车船的数量就很大,中国的汽车工业刚刚要飞起来。新标准划出去的可不止是厂子啊,还有多少工人!中国的大气环境治理需要有较长的过程,太急了不行。[17]  而且实施标准的多为质量监督部门或专业监管部门,在政府序列中的位置并不够高,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即使这些部门有“宁可一家哭,以免一路哭”[18]的决心和壮士断臂的

7、勇气,但其他行政部门则可能会对产业发展或其他因素予以更多的权重,同级政府则更多考虑的是“大局”以及政治稳定等因素。特别的,大企业往往因其人财物等诸方面的优势,与当地政府有着较强的谈判能力,它们往往不愿意去遵守技术标准,而是试图去寻求政策上的变通。例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前主任曹凤中先生在近期的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事例:  在河南有一家大型企业,环保局去进行达标检查,发现污水排放超标。按照规定,企业排放不达标,环保总局就不能给他们盖章通过验收。执法人员当场表示:“不达标,我们就不盖章。”该企业的一位负责人笑了笑说:“我就不信这邪

8、。”一会工夫,县里领导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方便方便,帮他们把章盖了吧。”领导一句话,权衡利弊,最后只能是盖章了事。  沈丘县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说,环保局长这个位置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