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ID:26949216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_第1页
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_第2页
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_第3页
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_第4页
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加上积累性损伤或突发腰部外伤,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腰椎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臀部及下肢疼痛,自2002年以来,笔者施用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参照胡有谷主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收集。并经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或腰椎CT扫描、MRI检查确诊收集。①治疗组: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1岁

2、,其中21~31岁16例,31~41岁21例,41~51岁9例,51~61岁6例,61~71岁2例,平均发病年龄3803岁。病程最短10d,最长3年,发病1年以内35例、1~2年14例、2~3年5例。发病部位(突出部位)在L3~L4的6例、L4~L5的36例、L5~S1的12例,突出部位在右侧的38例、左侧的10例,中央型6例。②对照组:52例,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其中20~30岁14例,30~40岁18例,40~50岁11例,50~60岁6例,60~70岁3例,平均发病年龄3846岁。病程最短12d,最长3年,发病1年以

3、内34例、1~2年12例、2~3年6例。发病部位(突出部位)在L3~L4的5例、L4~L5的34例、L5~S1的13例,突出部位在右侧的36例、左侧的13例,中央型3例。两组病例其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①采用ATAⅡD型腰椎治疗自动牵引床(广州羊城医疗器械厂生产)治疗。方法:让患者仰卧在床上,胸部和骨盆用固定带固定,施间断牵引,牵引定时6min,间断定时2min,牵引力由小到大,视病者的耐受情况而决定牵引力的大小,一般牵引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②施用温热式低周波治疗器(日本株式会社木一マ一亻オ

4、ン研究所生产)治疗。方法:将温热式低周波治疗器的大导子(+)放在患者腰椎部位,两个小导子(-)放置在患者臀部和下肢压痛处,大小导子均用温水浸润,用绷带固定后,选择自动[1],时间15min,频率3~100Hz,将导子温度调至舒适度,根据病人疼痛范围调节左右平衡滑钮,调整输出至自我感觉适宜的强度,结束后,再选择[左右变换按揉]频率100Hz,时间调至1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作单纯牵引术治疗。方法、疗程与治疗组的牵引方法、疗程相同。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治疗效果评定。2结果21疗效标准痊愈:腰痛、下肢疼痛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直腿

5、抬高试验正常,腰椎X线摄片或CT扫描检查病变部位有改善,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随访半年症状无复发。显效:腰痛、下肢疼痛明显改善,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直腿胎高试验>80°,或有腰椎X线摄片或CT扫描病变部位有改善,能从事较轻的工作和劳动。好转:腰及下肢疼痛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直腿抬高试验60°,腰椎X线摄片或CT扫描病变部位有改善或无明显变化,能适当参加工作和劳动。无效:治疗1~2疗程后,腰及下肢疼痛无减轻,体征检查无进步,腰椎X线摄片或CT扫描检查病变部位无改善,影响正常工作和劳动。2.2治疗结果两组病例均在治疗2个疗程结束

6、后评定治疗效果。治疗组痊愈:25例(463%),显效:20例(37%),好转:7例(13%),无效:2例(37%),总有效率52例(963%),痊愈、显效45例(833%);对照组痊愈:18例(346%),显效:13例(25%),好转:11例(212%),无效:10例(192%),总有效率42例(808%),痊愈、显效31例(596%)。两组治疗结果总有效治疗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491,P005,差异有显著性,痊愈、显效治疗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622,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牵引配合温热式低周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7、效果优于单纯施用牵引的治疗效果,详见表1。表1治疗结果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原因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致使髓核由此突出;或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运动(外伤),造成纤维环的破裂使髓核突出;或长期处于不良的劳动姿势,椎间盘受到来自各种方面牵拉、挤压或扭转(慢性劳损),容易出现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突出;或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寒冷、潮湿的剌激,腰椎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了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的损害,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2]。腰椎间盘急性期突出部位及神经根充血水肿,张力较大,椎间隙狭窄,导

8、致椎间盘不容易回纳复位,慢性期突出部位椎间盘与神经根之间产生粘连,不易分离,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