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析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析

ID:26939447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1页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2页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3页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抹析罗开志(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人民医院云南玉溪6534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丙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95.0%vs77.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

2、著。【关键词】中医沿疗;缺血性中风;遗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342-02现阶段,缺血性中风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異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此外,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往往都会出现肢体残硬症状、言语不利症状、口眼歪斜症状以及祌情抑郁等症状表现,从而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危害与负担[1]。因此,需要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确保患者尽早康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显著[2]。为了探讨

3、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木文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于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5.1&plUsmn;2.9)岁;患者的病程在1个月〜1年之间,患者的平均病程(0.6±0

4、.2)年;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65.0±3.0)岁;患者的病程在1个月〜1.5年之间,患者的平均病程(0.8&plUsmn;0.2)年。两组在性别因素、年龄因素以及病程因素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冇可比性。1.2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出现口眼歪斜症状、肢体残硬症状以及言语不利症状等。并对所冇患者实施颅脑CT或者是MRI检查之后被确诊。(2)排除标准:排除患奋严重心肝肾等疾病的患者,排除出现意识障

5、碍以及有颅外伤病史的患者。1.3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医治疗,对患者实施营养代谢治疗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基本方为生黄芪30g、当归15g、川穹10g、地龙10g、赤芍10g、桃仁10g、川牛膝15g以及丹参15g.针对上肢偏废的患者加用桑枝15g、姜黄10g以及桂枝10g,从而起到温经通络的效果;针对下肢瘫软无力的患者加用木瓜10g、川续断15g与桑寄生15g达到强筋骨以及壮腰膝的效果;针对血压高的患者加用杜仲15g、夏枯草15g以及钩藤12g,平肝降压,每天一剂,水煎每天两次服用,治疗三十天

6、。1.4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为:主要包括面瘫、神识、上肢瘫、语言、眼症、指瘫、趾瘫与其他症状,各个项0的总评分是52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病情越重。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脑病急症协作组试行的中风病疗效评价标准以减分率进行评定。痊愈为患者的减分率人于等于百分之八十一;显效为患者的减分率在百分之五十六到百分之八十之间;好转为患者的减分率在百分之十一到百分之五十五之间;无效为患者的减分率小于百分之十1.5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宄;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χ2进行检验

7、;而计量资料利用(-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冇效率上的比较观察组治疗冇效率是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n,%}2.讨论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缺血性中风后遗症通常情况下是因患者脑血管的管腔狭窄或者是闭塞,进而造成的局部血流中断,患者的脑组织缺血以及缺氧或者是软化坏死,最终造成患者脑血管的功能障碍[3]。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后遗

8、症主要是由虚、痰以及瘀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是本虚标实之证,该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气虚脉络瘀阻以及筋脉不能得到濡养,废而不用,长吋间会造成脏腑运化功能出现失调,患者的气血不足以及肢体脉络空虚等[4】。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显著,生黄芪具冇人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