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31497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中隔糜烂出血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鼻中隔糜烂出血疗效观杨栋(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800)【摘要】目的观察贝复济加裸花紫珠片治疗鼻中隔糜烂出血疗效。方法将100例鼻中隔糜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前者采用W复济喷鼻加裸花紫珠片口服治疗,后者予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65.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W复济加裸花紫珠片治疗鼻中隔糜烂出血疗效明显,能有效加快鼻中隔糜烂创面的愈合,防止再次出血。【关键词】W复济裸花紫珠
2、片鼻中隔糜烂出血【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75-01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鼻中隔黏膜糜烂是引起鼻出血的常见原因,笔者选择鼻中隔糜烂出血者100例,经病史、临床检查及病理检查,排除因特殊感染如结核、重金属中毒及各种恶性病变所致者,采用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災复济喷剂及海南九芝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裸花紫珠片治疗鼻中隔糜烂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100例鼻岀血患者为门诊患者,均为鼻中隔黏膜糜烂所致出血,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
3、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2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0岁。病程1月-半年余。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无明显差异。1.2方法:全部患者来诊时若有鼻中隔黏膜糜烂渗血者,先用1%麻黄素棉片压迫止血,再用50%硝酸银烧灼渗血点,治疗组采用W复济喷剂,将药物喷于鼻中隔黏膜上,4次/天,若黏膜糜烂面大,取W复济喷剂喷在明胶海绵上贴敷于鼻中隔黏膜上,同吋口服裸花紫珠片2片,3次/天;对照组予复方薄荷油滴鼻液,将药物滴于鼻中隔黏膜上,4次/天,两组疗程均为2周,2周后进行疗效
4、评定。在治疗期间嘱患者不可用力擤涕,揉鼻。1.3疗效评定标准:鼻中隔黏膜糜烂愈合、出血停止为痊愈;鼻中隔黏膜糜烂好转、出血停止或减少为有效;鼻中隔黏膜糜烂、出血无改善为无效。2结果治疗组60例,治愈40例(64.5%),有效14例(22.6%),无效6例(12.9%),总有效率87.1%;对照组40例,治愈22例(43.1%),有效8例(22.4%),无效10例(34.5%),总有效率65.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容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鼻中隔利特尔区出血约占鼻出血患者的40%—52%,由鼻中隔黏膜糜烂所致,该区血管丰富、表浅
5、,吻合支多,易受外伤及干燥空气刺激,且其下为软骨,当黏膜受伤或肿胀吋无退让余地,故易发生血管破裂。鼻中隔偏曲者,在骨嵴或骨棘附近、或偏曲的凹面,该处粘膜较薄,易受冷空气或气流冲击,黏膜干燥、糜烂,以致血管破裂出血1。中医认为鼻出血是血液不循常道,上逆于鼻窍,溢出于体外。鼻为肺窍,肺胃热盛,迫血妄行,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损伤脉络,血上逆于鼻,均可引起鼻出血,治疗应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为主。W复济的活性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实验表明它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改
6、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状况,加速创面的愈合,从而主动促进创面修复,全面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因而对鼻中隔黏膜糜烂所致出血具冇较好的疗效。Kingsonrth2认为bFGF是强有力的血管生长因子,它可刺激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Willinger3认为bFGF可刺激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裸花紫珠片4系采用海南五指山上的裸花紫珠草加工提炼而戒的中成药,内舍黄酮甙、缩合鞣酸等成分,主要具有消炎、解毒、收敛、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多种细菌奋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早期炎症渗出、肿胀有明显的抗炎性作用,同时可缩短出血、凝血
7、时间,止血效果显著。因此,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性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故两者配合使用可起到良好疗效,能有效加快鼻中隔糜烂创面的愈合,防止再次出血。苏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值得基层医院使用此方法。本组治疗无效患者人多冇鼻中隔偏曲,因黏膜受气流冲击,未能解除病因,因而治疗效果不佳,如患者己成年,可先给予W复济裸花紫珠片治疗,待黏膜愈合或好转后行鼻中隔矫正术。另有些无效患者为老年人,由于血压不稳定,而导致反复鼻腔少量出血,要同吋给予降压药治疗。参考文献[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0-188.[2]K
8、ingsonrthNA.PeptidegrowthfactorsandwoundhealingBrJSurg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