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2531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论被害人过错刑法意义的理论根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被害人过错刑法意义的理论根据论被害人过错刑法意义的理论根据一、被害人过错概述 被害人是指受到犯罪人侵害,因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直接或间接遭受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害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不包括国家。 被害人过错,是指被害人在故意或过失的状态下实施的、足以引起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或者加剧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此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对犯罪人的定罪量刑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被害人过错刑法意义的理论根据 (一)自我答责理论 自我答责是很多德国学者使用的德文词Selbstverant.收集整理为自我答责理论与现行的刑法体系不兼容,现行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是以
2、行为人为中心的一元论体系,而自我答责理论是在行为人与被害人的二元论体制下才得以适用的,二元论体系现在还不成熟,将被害人与犯罪人都作为行为人,在司法实践中很难运用。本文比较赞同此种观点,用自我答责理论解决被害人过错问题还有待商榷。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 1897年3月2日德意志帝国审判的癖马案是期待可能性理论发展的根源。后经德国学者迈耶、弗兰克、J.Goldschmidt、B.Freudenthal、EberhardSchmidt等学者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期待可能性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通常情况下学者们都采取狭义的解释,也就是期待
3、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时候,能够期待其实施合法行为而不实施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在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如果能期待行为人选择实施合法行为,行为人违反此期待而实施了违法行为,行为人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将受到惩罚。而无期待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没有选择合法行为的可能性。换言之,无期待可能性是指在实施的当时具体情况下,不可能期待行为人作出合法行为。期待可能性的有无及大小决定着行为人罪过及责任的有无及大小,在被害人有过错的情况下,期待行为人作出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从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就越小,在定罪量刑时就应该对行为人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
4、罚。例如,在义愤杀人的案件中,由于被害人的挑衅或刺激,使行为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从而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本文认为,用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被害人过错的理论根据,有其研究的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按照期待可能性理论,被害人过错并没有降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换言之,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得以减轻的原因是自己的主观恶性或人身危险性较小,而不是由于被害人的原因。因此,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解释被害人过错对行为人定罪量刑的影响,难免有些牵强。同时,期待可能性理论具有片面性,并不适用于所有存在被害人过错的案件,最典型的就是被害人有过错的交通肇事案件中,如被告人李
5、某无证驾驶小型轿车在道路上超速行驶,因观察不周,采取措施不力,将醉酒后横过马路的行人杜某撞伤。在类似的情况下,法律完全有理由期待行为人遵守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在驾驶的时候做的守法、安全,如果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来解释,行为人无疑就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被害人存在一定过错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在存在被害人同意的时候期待可能性理论也不适用。 (三)保护法益的刑罚目的理论 贝卡里亚认为,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也就
6、是刑法学界通常所说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目的。这是刑罚的两个层次的目的。刑罚的第三个也即最高层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法益,这同时也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共同追求的最终目标。法益分为国家法益、社会法益以及个人法益,法益具有违法性评价的功能,即评价一个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要看其法益是否受到侵害或者受到危险,换句话说就是,要评价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就要看这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是否造成了侵害或威胁。保护法益是实现刑罚目的的主要基准。将被害人过错引入刑法规范的机制,有利于实现我国法益保护的刑罚目的。在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构不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当承担什么样的
7、刑事责任时,我们不能单纯的考虑行为人一方的因素,也应当充分考虑被害人过错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即既要考虑犯罪人对法益的损害也要考虑被害人过错对法益造成的损害。如果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对法益的损害或威胁超越了法律容许的范围,那么,被害人就应当对自己的过错行为负责,将被害人过错引入到刑法机制当中,是实现保护法益的刑罚目的的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