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14552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亚抗菌剂量多西环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抗菌剂量多西环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体会伍翔(浙江省K:兴县中医院口腔科浙江K:兴313100)【摘要】目的观察亚抗菌剂量多丙环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我科门诊接诊患者中选择符合诊断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牙周炎患者,共46例,120颗患牙。观察并记录牙龈指数,龈沟岀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等指标。结果SDD治疗牙周炎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48.3%,差异显著(P<0.01)结论SDD治疗牙周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在临床治疗中不易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关键词】亚抗菌剂量多丙环素牙周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8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2、号】2095-1752(2012)18-0308-01近年来,随着对牙周炎病理牛.理的深入了解以及多两环素类药物治疗牙周炎作用机制进一步研宄发现,釆用低于抗蘭剂量,即亚抗蘭剂量多两环素(SDD)给药,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不易造成耐药性[1]。木文旨在通过对比观察,分析临床应用亚抗菌剂量多丙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我科门诊接诊并诊断为牙周炎的患者。①诊断标准为:伴有自发性的牙痛,牙龈红肿或出现瘘管,根管内有渗出、伴有恶臭牙以及松动度增加;刷牙、咬硬物或进食时岀血、咀嚼无力、酸痛;牙周袋较深。②排除标准:无
3、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他系统疾病,3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或接受过牙周治疗的患者,以及孕期及哺乳期妇女。③牙周袋深度≥5mm或附着丧失≥4mm。满足条件的患者共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36〜48岁,平均43.5岁,共计120颗患牙。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60颗患牙,其中实验组24例患者,对照组22例患者。1.2方法1.2.1实验方法采用刮治+根面平整术是牙周炎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药物进行牙周封闭治疗。实验组采用采用刮治+根面平整术+SDD(20mg,po,bid)治疗,对照组采用刮治+根面平整术+安慰剂(20g/L碘
4、甘油,bid)治疗。两组均在SRP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牙周后隔湿,放置不同药物(SDD和安慰剂),治疗6个月。1.2.2观察指标记录治疗开始以及用药后1、3、6个月的下述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1.2.3疗效标准治愈:牙龈颜色和质地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牙周袋无溢脓并变紧,牙齿无松动,咀嚼功能恢复,PD下降2mm,GI下降一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牙周袋明显变浅、溢脓好转,牙龈红肿出血好转,PD下降1mm,SBI为1;无效:牙周症状变化不明显。1.结果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
5、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o用药前后,亚抗菌剂量多西环素(SDD)治疗牙周炎总奋效率(治愈+有效)达9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仅有48.3%,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3药品不良反应本研究发现实验组除奋1例出现轻度腹泻外其他病患均未见不良反应,也未观察到四环素类药物的典型副作用,两组比较无差异均(P>;0.05)o表1两组观察指标对照(x-±s)2.讨论胶原酶,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酶以隐性及活性两种形式存在,能广泛降解胶原纤维,破坏牙周结缔组织,促进牙槽骨的
6、吸收,使牙周炎进行性加重,导致牙龈萎缩,牙齿缺失。多西环素能与活化胶原酶所必需的金属阳离子进行螯合,从而降低龈沟液中胶原酶的活性,阻止牙周炎的进展,同时也冇利于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冇研究表明: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药物抑制胶原酶的作用机制并非依赖其抗菌活性。去除了有效抗菌活性基团的四环素,即化学性质改变的四环素仍能显著抑制胶原酶的活性。因此,亚抗菌剂量多西环素(SDD)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是由于能与活化胶原酶所必需的金属阳离子进行螯合,从而降低龈沟液中胶原酶的活性,抑制牙周炎进展,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多西环素在抗菌剂量(lOOmg)用药吋常常出现恶心、呕吐、皮
7、疹,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多西环素对多数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mg/L,用于治疗牙周细菌感染吋剂量大,疗程长,故易产生细菌耐药性[2]。本研究中,采用亚抗菌剂量多西环素(SDD)治疗牙周炎,受试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药品不良反应低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在SRP治疗的基础上辅以SDD给药,是0前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1】曹采方,牙周病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11.[2】肖忠革,金剑,陈臻.四环素类药物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3):409-4
8、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