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ID:26821998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_第1页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_第2页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_第3页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_第4页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般的语言现象;其实它也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常见的有用来源指称结果事物,用局部指称整体等方式。  【关键词】转喻认知模型显著度应用    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常见的有用来源指称结果事物,用局部指称整体等方式.例如:  炉子着了。(炉子指代炉中的火)  白宫没有表态。(白宫指代美国政府)  他瞎了。(他指代他的眼睛)  要了解认知语言中的转喻概念需要理解转喻中的两个名词:“认知模式”和“显著度”。  

2、沈家煊先生把转喻的认知模式表述如下:  “①在某个语境中,为了表达某种目的,需要用概念A指称目标概念B;  ②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③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也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  ④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须高于B;  ⑤转喻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以叫做从A到B的函数关系。”  上述模型用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说就是:“炉子点着了。”是用炉子(概念A)转喻火(目标概念B),炉子和火同在“容器-内容”这个认知框架里,两者密切相关,概念炉子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火。炉子

3、在认知上比火显著,炉子是可以看得见的,而火在炉子里面是看不见的。火被点着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火在燃烧,而是炉子在冒烟。这就是转喻的一般规律。  沈家煊先生还指出,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们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常见的认知框架有:容器——内容;整体——组成部分;领有者——领有物;劳作者——工具;物体——性状;机构——所在地;当事——行为/经历;施事——(工具)——动作——受事/结果;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例如:  他喝三瓶。(容器指代内容)  我教大四。(层次水平指代学生)  转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名词概念是

4、“显著度”。显著度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A转喻B,A和B除了在同一认知框架内,A还必须比B显著。根据沈家煊的先生的观点,显著度主要看四个方面:  1.一看“整体和部分的显著度”  一般整体比部分显著,所以有“他拿着一瓶水”用他转指他的手里;“手里拿着锤子”其实手里拿的只是锤子的把柄。  2.二看“容器和内容的相对显著度”  一般容器总比内容显著,如“喝了三瓶”指“喝的是瓶里的酒”。  3.三看“恒久性状和临时性状的相对显著度”  “白”这一性质形容词是区别性的,所以“白的”可以转指“白纸”,而“雪白”是状态形容词,是描写性的,因此“雪白的”不可以转指“雪白的纸”。

5、认知语言学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要用一类事物的性状来转喻这一类事物,这种性状必须是恒久性状而不是临时性状。一类事物的恒久性状才能在人脑中形成这类事物的显著印象。  4.四看“名词的可及性显著度”  名词的生命度越高,显著度越高且可及性就越强。因此专有名词的显著度高于普通名词。“在东南沿海再造几个香港”,香港是一个显著名词。  5.五看“语境对显著度的调控性”  语境(上下文)的作用是可以把一般不在认知框架内的概念临时纳入认知框架内。语境调控有一个总的倾向:两个概念的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如:一般我们不说“晓宏的眼睛大,小云的不大。”而说“晓宏的眼睛比小云的大”。  

6、理解了转喻的两个基本概念以后,我们来看转喻在语言中的某些应用:  第一,关于“程度副词+名词”的现象,刑福义指出:“从语义看,典型名词进入这类结构,用的不是本然意义,而是一种临时赋予的‘异感’意义。  ①这个男人的名字很女人。  ②他长的很中国。  这里“女人、中国”显然比“轻盈、文雅”“黑头发、黄皮肤”更加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因而具有较高的“显著度”。诚然,这类结构中的名词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也就是说这些词前后表述的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名词的理性义称为概念A,把名词在“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意义成为概念B,并且概念A的显著度比

7、概念B高。这是转喻在语言中的一种应用。第二,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汉语宾语的转换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人类的思维具有转喻性,所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会无意识的体现这种转喻性。工具和方式成分可以成为宾语,部分是因为它们本身带有新信息。如“写毛笔”中,“字”并没有出现。因为“字”是“写”的常规宾语。即使“字”不说出来,人们也知道“写”什么。而如果“毛笔”做宾语的话,能使工具这一新信息具有更高的显性度。动词允许在直接宾语位置上出现不同的题元角色,如“吃食堂”,“靠山吃山”。这些不同的题元角色同属于“吃”的语义框架内,在概念上具有临近性。“这事,我们跑了好几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