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

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

ID:2677719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_第1页
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_第2页
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_第3页
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_第4页
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听专家课评与讲座的学习体会月日,在第二中学聆听了全国课程改革专家于教授的课评与讲座,真可谓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回来之后又深入学习了于教授的课改文章,并反思自己学校的教学改革现状,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收获颇丰。整理归纳于教授观点,我认为以下十点特别值得关注:1、“自主”、“合作”、“探究”、“效率”、“快乐”乃新课堂的五朵金花。高效学习,快乐学习。孩子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实现生命状态的改变。2、课堂改革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真水平也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新课堂推崇赏识教育,决不抱怨。让学生学出尊严,让教师教出体面。3、学校

2、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专家引领是途径,课时、评价是保障,校长、名师作表率,还要有“四结合”作基础,即结合专业成长、结合信息技术、结合习惯养成、结合书香校园建设等。4、课堂要高效,目标来引导。课堂学习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可测。5、课堂流程要落实“三学”,即“独学”、“对学”、“群学”。“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关键,“群学”是攻坚。独立思考品质乃学生的立命之本,没有“独学”基础的合作是假合作。时间分配上,“独学”占六,“对学”、“群学”占四为宜。6、小组合作有四块“试金石”:全员参与、帮扶落实、集体成果、团队激励。7、课堂展示要先组(小展示),后班(大展示),展示形式

3、力求多样化。8、课堂评价须跟上,一要及时评价,二要团队激励。.yBASK.9、课堂达标检测不可少。一要精选检测题,二要学生独立完成。一堂课下来,老师底码须清楚,做到一会全班都知道,一不会一个也逃不掉。10、重视课堂生成,课前准备的资料及课件不一定都用完。结构、方法、规律构成课堂生成的“黄金三角”。反思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我觉得以下五方面是值得肯定的:1、教师的课改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都在自觉围绕“自主、合作、探究、效率、快乐”、“轻负高质高效”、“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老师们不再声嘶力竭地宣讲,敢于放手给学生,由以教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学为

4、主。2、师生都适应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我们也不唯哪一种现成的模式,而是集合各地课改名校的经验,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导处统一出台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供老师们参考,分五个板块:目标导航——自主互助——展示交流——点拨提升——课堂检测。老师们再根据自己学科性质与特点弹性掌握,我们鼓励有创意的特色设计。3、学校在加强校本培训的同时,以活动促课改。上学期和本学期,我们开展了“高效课堂展评”活动、“高效课堂开放周”活动、“我最满意的一课”征文评选活动等等,通过交流评比,推进我校的课改进程。4、强化班级小组建设已见成效。我们以2人为一个互助组,四人为一讨论组,八人为

5、一个学习组。期中、期末分两次评选出优秀小师傅、优秀小组长、优秀教师助理并颁奖。目前,班级教师助理的作用最为突出,小师傅和小组长的职责有待规范,作用有待加强。5、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加强了。取消备课本之后,节省了老师们写备课的时间,电子稿的导学案即便于保存,也便于修改和循环使用。做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反思过程中更多的是发现问题,下面是我校课改中存在的问题:1、学习目标设计过于笼统,缺少针对性。课堂上强调不够,可测性差。2、自学环节要求不细致,特别是“对学”、“群学”的实效性差。用多长时间,完成哪些事,用什么方法完成,没能够具体安排好。3、学生用导学案“方向盘”、“路线

6、图”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普遍比较注重知识点的归纳,而轻视学法指导与思维习惯的培养。4、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伪学习与假学习情况。一是在小组讨论时常常忽略以“独学”为基础,实效性差。二是小组展示时多为优秀生,代表不了小组整体学习成果。5、达标检测中缺少分层设计。老师们很少有挑战性选做题的设计,没有顾及到学有余力的同学向精尖发展的能力与要求。6、学生展示环节,老师的点评不精当,制约课堂的高效率。7、课堂评价仍停留在表层。不少教师轻描淡写地给小组加分,只有班级负责积分的学生统计,学科教师并没有课堂表现评价表。8、小组合作学习的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只有强化了互助学习、合作学习班

7、级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知道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也就明白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教育局教研室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实验中学必将迈开大步,行走在新课程课堂改革的大路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