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7268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鼻窦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确诊率27%,治愈率100%。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在诊断上无特异性,结合涕中带血史,镜检见有干酪样团块物和鼻窦CT显示病变窦腔有钙化斑可明确诊断。治疗上,内镜鼻窦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的优点,疗效肯定。【关键词】鼻窦霉菌病;鼻内镜鼻窦手术;慢性鼻窦炎随着内镜鼻窦手术的发展,结合病理学诊断,鼻窦霉菌病的报道越来越多。这里总结2000~2006年间我院经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鼻窦霉菌
2、病16例。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2006年间,我科应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6~60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2.3年。均单侧发病,左侧11例,右侧5例。涕中带血10例,单侧排出带有异味的豆腐渣样物及团块物8例;鼻塞及头痛13例。1.2鼻腔检查鼻黏膜慢性充血12例,中鼻道脓性分泌物8例。1.3鼻窦CT扫描窦腔浑浊,无气液平面,在浑浊的窦腔内可见高密度区(钙化斑),窦壁骨质无明显破坏现象。其中8例可见钙化斑,3例见明显
3、膨胀。1.4手术方法手术在表面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采用0和25鼻内镜。术中纠正明显的局部解剖变异,切除钩突,咬出筛泡及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至1.5cm左右,若中鼻甲肥大可行中鼻甲部分切除。彻底清除窦内异常病变术后送病理。术后随访处理,全部病例定期在门诊进行鼻窦内镜下术腔换药半年,换药过程中清除术腔出现的囊泡息肉,解除术腔粘连,重新扩大缩窄的窦口。1.5疗效评价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价〔1〕。治愈:症状消失,鼻内镜下创面愈合,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2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
4、,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为鼻窦霉菌病。术中与术前及病理报告诊断符合率达到83%。3讨论霉菌性鼻窦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鼻塞、流涕、涕中带血,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脓液,鼻腔鼻道可见干酪样团块。典型的霉菌性鼻窦炎CT特征是单窦发病,病变窦内致密模糊,有散在钙化斑,窦壁受压呈膨胀性改变。其中钙化斑是霉菌感染的特性。本组病例全部是以慢性鼻窦炎入院。其中10例涕中带血,鼻窦CT8例可见钙化斑,术前诊断为霉菌性鼻窦炎,上述可见霉菌性鼻窦炎在诊断上无特异性,易与慢性鼻窦炎混淆。结合病史、镜检,一般可明确诊
5、断。有些病例鼻窦CT没有典型的钙化斑,而是显示窦腔的膨胀;占位样扩大,这时注意与鼻窦肿瘤鉴别。可行鼻窦穿刺,霉菌性鼻窦炎穿刺时可抽出褐色或黑色豆渣样小团块,而肿瘤则可抽出软组织。在病因上,霉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局部环境为霉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时方能致病〔2〕。本组病例全部是慢性鼻窦炎患者,另一方面,本组病例因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解剖变异或病变引起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阻塞,致各鼻窦通气引流障碍而发生炎症,分泌物潴留。提示鼻腔鼻窦局部阻塞炎症可能是霉菌性鼻窦炎主要致病条件之一〔
6、4〕。在开展内镜鼻窦手术以前,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未引起足够重视。既往虽然在鼻窦手术中发现窦腔有干酪物、豆渣样团块物,但术后没有病理检查,也未进行系统的抗真菌治疗,只当一般炎症处理。故术后炎症多复发,目前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处理技术的进步,霉菌性鼻窦炎都能得到明确诊断。治疗上,内镜鼻窦手术这一先进技术能彻底清除OMC及窦腔内的病变,保证术后OMC以及各个窦腔的通气引流。术后更能随时处理窦腔存在的问题,如清除术腔肉芽、息肉和重新出现的霉菌团块,解除粘连,重新扩大狭窄的窦口。彻底改变霉菌生长的环境,有效降低复发率
7、。手术微创,患者恢复快。加上综合应用抗真菌药,鼻腔鼻窦的炎症可消退并恢复正常功能,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手术的关键是彻底清除病变,保持窦腔的通气引流〔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