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

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

ID:26730908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_第1页
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_第2页
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_第3页
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_第4页
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作者:荣石,石冰冰,纪志刚,毛全宗,李汉忠【关键词】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常见妇科疾病,但尿路EMS很少见,可发生于尿路的任何部位,其中最常累及膀胱和输尿管。尿路EMS起病隐匿,术前较难确诊。我院1995年9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尿路EMS12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尿路EMS12例,其中膀胱EMS7例,输尿管EMS5例。年龄25-51岁,平均33.5岁。病程3个月-10年2个月,平均3年7个月。7例膀胱EMS中,4例有下腹部周期性胀痛史,1例绝经2年,1例绝经1年,2

2、例有双侧卵巢囊肿剔除史,2例有子宫肌瘤剔除史,1例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4例尿频、尿痛,3例有周期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盆腔检查:右侧宫骶韧带触及结节5例,左侧宫骶韧带触及结节2例,均有疼痛感。所有病例均行B超、CT、MRI检查,其中B超示膀胱占位病变4例,CT示膀胱占位3例,MRI示膀胱占位4例。月经期前膀胱镜检查均可见黏膜下肿物,均为单发病灶,直径1.5-3.5cm,呈淡蓝色或紫蓝色,均取活检行病理检查,其中2例病理检查结果为膀胱EMS,5例为膀胱黏膜呈慢性炎症,考虑与活检深度不够有关。5例输尿管EMS中,左侧4例,右侧1例;2例有痛经史,3例有反复腰、背痛史,1例有尿

3、频、尿痛;1例有左侧卵巢囊肿剔除史,1例有双侧卵巢囊肿剔除史,1例有子宫肌瘤剔除史;盆腔检查发现紧贴左侧盆壁包块3例,右侧盆壁包块1例;5例B超示肾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2例B超示左侧卵巢囊肿;2例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urography,IVU)示肾、输尿管积水并输尿管下段充盈缺损,3例示患侧肾、输尿管显影不满意;4例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pyelograme,RPG)示肾、输尿管积水、输尿管下段梗阻;5例肾血流图均提示肾排泄受阻及肾功能受损;1例尿路核磁水成像(magicresonanceurography,MRU)示肾、输尿管积水、输尿管下段梗阻;3例

4、输尿管镜检查示输尿管下段腔内肿物,表面光滑,呈淡蓝色,活检病理检查均为输尿管EMS,其中2例行经输尿管镜激光治疗。1.2治疗方法7例膀胱EMS患者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5例位于膀胱后壁,2例位于膀胱顶部。5例输尿管EMS中,2例行经输尿管镜激光治疗(术前均经输尿管镜下活检病理证实为EMS),内置DJ管;1例行输尿管下段探查术,术中发现输尿管下段与周围组织黏连严重,黏连部位以上输尿管扩张明显,行病变处输尿管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内置DJ管,同时行左侧卵巢囊肿剔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输尿管EMS,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术前考虑为输尿管下段肿瘤或息肉,行输尿管部分切除、输尿管

5、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内置DJ管;1例同时行左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输尿管EMS,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所有患者均术后予达那唑200mg,每日2次或抑那通3.75mg/月,皮下注射,治疗6个月。2结果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EMS或输尿管EMS。随访1年4个月至11年4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复发,5例输尿管EMS患者术后复查IVU及肾血流图,肾积水减轻或消失,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讨论EMS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在育龄妇女中约占15%,30-40岁高发;其中累及尿路者约为1.2%,最常累及的泌尿器官为膀胱,发生于膀胱、输尿管、肾脏的比例为40∶5∶1[1]

6、。本病1921年由Judd[2]首次报道,至今共报道近800例,其中国内报道约100例。尿路EMS常无典型临床症状,术前较难确诊,伴有输尿管梗阻者,治疗时约25%的患者患侧肾功能已丧失,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3]。子宫内膜组织无论是在子宫内还是在子宫外,只要受到雌激素刺激便会发生增殖,雌激素刺激停止后就会出血。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出血后,邻近组织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纤维化、黏连等,当病变累及泌尿系时可出现一系列与排尿和(或)月经相关临床表现。本病有表型良性、行为恶性的特征,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能力[4]。尽管EMS多发生于育龄妇女,但绝经后妇女亦可能发生EMS,并可能存在多年,因此

7、,对于绝经后的妇女,如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亦应考虑到尿路EMS的可能。膀胱EMS可分为内在型(即病变累及膀胱逼尿肌)及外在型(即病变仅累及膀胱浆膜面),90%的病变位于膀胱后壁和顶部,本组7例(100%)膀胱EMS病变均位于膀胱后壁和顶部,膀胱EMS约50%的病例有盆腔手术史[2],本组71.43%(5/7)的病例有盆腔手术史。膀胱EMS常表现为耻骨上挤压感、尿频、尿痛及血尿;症状常在月经来潮前出现,持续至月经结束,并呈周期性发作。阴道、腹部双合诊可能触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