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35019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浅谈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摘要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保障国民的生活水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大量举债来搞投资,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加,债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于是酿成了财政风险。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提出了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建议,希望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国3/vie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债务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和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东北地区和其他一些省份曾经发行过地方政府债券。1994年我国出台《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
2、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仍然变相以各种名义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 1978年之前地方政府主要的负债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地方借款。第二种是出于扩大建设资金的考虑,部分地区由地方政府发行“经济建设公债”。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第一,1978~1992年,地方举债受到严格控制。 第二,1992年以后,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凸现。 第三,1998年中央转贷地方债。 第四,2009年中央代发地方债。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
3、在的问题 要使地方政府债券走向常规化和规范化,除了要修订《预算法》,在法律上给予许可以外,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约束保障,尤其需要从制度上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如何有效控制发债规模。 第二,如何保证地方债券资金的有效使用。 第三,如何加强地方债券的法治监督和透明度。 三、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的分析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地方债券发行规模控制与配置机制,各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有待加强,国务院对各级政府的资金需求情况、地方债务总量及结构情况掌握不十分准确,债券发行量多少,额度按照何种规则分配到省级政府,省级政府又如何分配到地市县级政府没有
4、一定的衡量标准。发行额度过高,地方政府举债过多,容易加大债务风险;发行额度过低,无法满足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个别地方领导为片面追求政绩,大力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部分面子工程缺乏全面考虑重复建设问题,部分项目未进行科学评估,投入资金出现劣质工程等问题,导致债务资金投资效率偏低。 四、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处理的建议措施 第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公债市场,以及相应的发行、偿还、管理制度,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美国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银行借款和融资租赁等形式进行债务融资,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以行政控制为主,通过
5、严格的地方政府债务计划与协议审批制度实现地方政府债务精细化管理。 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一是应严格确定地方政府举债权。 二是应严格控制地方公债发债规模。 三是地方公债的预算管理。 四是客观、权威的信用评级。 五是风险预警机制。 六是透明度要求。 第二,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市场发行机制。控制地方举债的规模,中央政府要对省级政府债务的债务总量、结构等统筹兼顾,明确审批依据、发行规模的计算公式,正确评级省级政府债务情况、财务状况,充分估计地方防范债务风险的能力,再确立地方债务发行规模,要完善制度,做到风险与利率相
6、匹配,进一步防范风险。 二是优化债务结构。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明确中央、地方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间的财权事权,按照地方实际财政能力配备相适应事权。同时要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一般转移支付比重,缓解当地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要依靠融资工具创新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将融资主体由政府部门为主转向政府与私人部门相结合,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通过特许经营权、财政补贴等途径支持PPP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三是健全偿债机制。我国目前已基本建立地方债务偿还机制,但从执行情况看,地方政府往往是在还本付息当年才会安排预算资金进行债券本息的兑付,如
7、果当年出现地方政府收入突然大幅下滑的突发状况,地方政府可能无法及时兑付其债务本息。因此,应该建立偿债基金机制,将部分预算资金和地方债务融资项目的收入纳入偿债基金范畴,保障偿债资金的稳定性。 四是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在资金使用和偿还过程中,建立信息集中披露机制,严格财政纪律约束,加强中央、债权人、公众三方监督,募集资金应交由第三方保存,实行专款专用,定期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引入事后惩罚机制、责任追溯机制,通过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法治化的管控机制,监督和考核可以避免地方政府盲目举债和过度举债行为,提升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五、结语 我国当前地方债发行和债务管理正
8、处在探索发展进程中,我们应结合我国地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