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27391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浅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童趣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童趣诗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趣诗占据一小部分比例,在写作题材方面有儿童游戏、生活和状物,这些诗句体现出作者的心境:归隐闲居,趣尚雅好;志不得伸,厌倦官场;心怀童心,回归童真。研究这些诗句对现代儿童、大学生、社会人有重大的作用。中国7/vie 关键词:古代童趣诗童心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中国古典诗歌数量、种类繁多,山水诗、爱国诗、爱情诗、边塞诗等几类的研究经久不衰,成果斐然,而历来研究童趣诗的成果不多,儿童诗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收录的童趣诗
2、有以下八首:《古朗月行》、《村居》、《清明》、《四时田园杂兴》、《池上》、《小儿垂钓》、《所见》和《宿新市徐公店》。下面笔者将从童趣诗的内容、作者的心境及此类诗歌的意义三方面加以解析。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趣诗的内容 从写作题材看,这些诗歌的内容分为以下三类,可从中看出儿童的形象。 (一)对儿童游戏的刻画。 “儿童是一个玩耍的精灵,而不是别的什么。要问儿童为什么玩耍就如同问儿童为什么是儿童一样”[1]。游戏是孩童成长的方式,也是特有的天性,诗人们正是抓住他们这一好玩的本�
3、,将其天
4、真无邪、无忧无虑刻画得生动形象。 《村居》(一年级下册,第16页)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了农村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的情景。孩子们大概早就注意到今天的天气适宜放风筝,放学回家首先不是写作业,可以想象他们冲进家门拿出风筝就跑的猴急样儿。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宿新市徐公店》(五年级下册,第22页)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使急急忙忙、一心一意捕蝶的形象跃然纸上:“急走”与“追”相结合,孩子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的
5、场面,以及在偌大的菜花丛中东张西望搜寻蝴蝶的焦急,全然可以想象出来。 (二)对儿童生活的展现。 苏教版语文教材童趣诗中描写儿童生活的篇目较多,白居易所作《池上》(四年级下册,第112页),是完全对小娃偷采白莲的描写:“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而这个小主人公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小儿垂钓》(四年级下册,第114页)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从形神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认真的模样。劳动中的儿童最天真可爱
6、:《四时田园杂兴》(三年级下册,第20页)即展现了模仿大人种瓜的调皮又懂事的小儿。《所见》(五年级上册,第16页)描写了一完全沉醉于大自然美景而全然不知世间“忧愁”的牧童,将儿童的天性展现了出来。 (三)儿童对事物的认知。 描写儿童对事物认识的诗小学教材中仅一首,那就是李白的《古朗月行》(一年级上册第110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歌描写了诗人孩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虽然这种认识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阶段,但很符合一年级学生比较浅显的认知,更关注事物的直觉转
7、态,用表征思考客体和事件。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趣诗体现的作者心境 结合教材中童趣诗的内容及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出作者具有以下心境: (一)归隐闲居,趣尚雅好。 《小儿垂钓》的作者胡令能隐居圃田,以修补锅碗盆为生,虽隐居民间,但勤奋好学,读书不辍,修补之余作诗联句,作家只有恬淡安适的心境,才如此细致入微地观察到小儿垂钓时的认真。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致仕,退居家乡苏州的石湖,才有闲情逸致观察乡村孩子的生活状态。 (二)志不得伸,厌倦官场。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谓闲适诗“或退公独处,
8、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池上》是诗人的后期作品,此期的诗人官场失意、仕途艰险,诗人将志不得伸的无奈转化为对恬淡闲旷的崇尚、对心身安适的追求。《村居》的作者清代诗人高鼎,他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晚年归隐于上饶,诗中孩子们无忧无虑放风筝的生活,大概是诗人壮志难酬后心之所向的生活。孩童们“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忘我欢乐,是同样为官清廉却遭奸相嫉妒而被罢官的杨万里所追求的。 (三)心怀童心,回归童真。 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写幼时对月亮的童稚观感,以“白玉盘”、“瑶台镜”为喻,
9、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儿童内心的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极传神地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2]。这首诗读来仿佛出自孩子之手,此时的李白可谓是完全忘却世俗而进入“虚壹而静”的“童心”境界,可见诗人通过对儿时记忆的描写呼唤童心的回归。 童趣诗代表人物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将儿童的活泼稚气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追蝶的欢快场面,读来历历在目,可见诗人关注儿童之细致入微,想必此时的诗人一定想加入孩子们的行列,要一同“追黄蝶”,让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