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

ID:26616075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8

《乌塔》教学设计 _第1页
《乌塔》教学设计 _第2页
《乌塔》教学设计 _第3页
《乌塔》教学设计 _第4页
《乌塔》教学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塔》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乌塔》教学设计[《乌塔》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乌塔》教学设计。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自制PPT课件朗读视频1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

2、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和谁,去过那儿?学生自由回答。2、有一个和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德国小姑娘,她自己一人游历欧洲,她叫--乌塔。(板书课题)3、看课题,这是以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那么,写人的文章怎么读才能读懂?(抓住人物的特点读)4、人物的特点指什么?(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二、初读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3、指名读文。三、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思考: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

3、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小组里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3、指名汇报。用我认为乌塔是个_的孩子的句式汇报。预设:(1)我认为乌塔是个活泼、热情的孩子。如: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2)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教案《《乌塔》教学设计》(..)。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3)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4)我认为乌塔是个做事有

4、条理、有计划的孩子。如:这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4、我们向乌塔学习什么?是否也向乌塔一样背上旅行包去游历欧洲?讨论后归纳: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5、回顾课文内容,本课作者重点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写的?(主要是个性化语言)四、拓展写作:1、学习完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对你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请你以由乌塔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把自己此时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3、读给大家听。五、课堂小结:自

5、由畅谈学习收获。板书设计:乌塔乌塔是个_的孩子独立生活自立精神我的反思本课教学是在全校语文老师的读写结合研讨会上上的展示课,按原定计划,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后自己反复斟酌,此课成功之处有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1、谈话导入后引出课题,再从课题入手,引出写人文章抓住什么特点读才能读懂,为读文后的写作铺垫。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熟、读通句子。3、合作探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阅读理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写自己的阅读感受。二、抓住重点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内容。每度一个句子,都联系自己的生活

6、实际,非常通俗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是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渗透读写结合点:写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特点读才能读懂,本文主要是写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比如人物的对话,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突出了乌塔的性格特点。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把自己的读感受写下来。存在的不足:理解课文时有点细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牵引的痕迹有点重,以至于用过长的时间来理解课文内容,影响了后面的练笔。《乌塔》教学设计2  第2篇《道士塔》读书笔记800字  〖预览〗《道士塔》读书笔记800字第一次看道士塔时强烈的感受到中国人的无耻与无奈!前者是指

7、那些自栩风雅实是败类的文官,后者是那为讨生活的无知道士。另外那些外国人你能说什呢?先人之所为?后代的有识之士又能如何?但是第二次再看道士塔时却认为代表了中国社会中的几个层级:穷苦卑微的王道士为了生活而将先人的文化结晶分批出售代表了芸芸众生的无知与无奈,高官的礼品与故做高雅的玩赏并不代表着他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讲好听的是附庸风雅,讲难听的却是以这些东西做为升官发财与加官晋爵的老本。至于外国人随着列强的入侵而发现此一宝藏,利用了中国人的贫困与无知轻易的大量的将这些无价的艺术宝藏运回其所在的国家加以研究,进而赞叹中华文化的伟大,而这些宝藏或

8、许也意外的获得妥善的保存,不至于成为高官们的玩物而至于飞灰湮灭。所以这种结果可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但也可说是中华民族以致于全世界的幸运,让这批无价的宝藏能够为世人所认识与保存。第叁类则是则是作者本身与那些与会却哑口无言的后世中国学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