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02055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现状读诗不仅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考试大纲》规定高中阶段需要背诵的诗文有14篇,初中阶段需要背诵的诗文有50篇,它们都是千古流传的诗词名篇。尽管我们在大力提倡高中语文古诗诵读教学,教材也为我们实施古诗诵读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但高中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下面笔者将从高中生学习古诗和教师教学古诗两个角度,多层面来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的现状及探究原因。中国7/vie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现状 1高中生学习古诗现状: 1.1高中生对古诗学习持非常冷淡的态
2、度,更不愿意开口诵读古诗 他们认为形式过于严整、言语过于含蓄的古诗缺少时代特征,并且还时常引用典故,含义非常晦涩,理解起来很困难。特别是长一点难一点的古诗,比如屈原的《离骚》,诵读起来是既费时又费力,既难懂又难记,所以他们日渐对诵读古诗持一种冷淡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生理解古代文学史乃至历史知识的能力不强,古典文学的底蕴不深。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受到当下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毒害颇深,以致于他们阅读品位急剧下降,诵读范围也日渐狭隘,他们觉得相对于哼唱流行歌曲来说诵读古诗已经不够现代甚至完全落伍了。 1.2高中生学习古诗的动机不纯,除了应付考试别无其
3、他 他们学习古诗很多情况下不是为了鉴赏美,更不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大多数学生学习古诗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因为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题有11分,古诗文默写题也有5分。所以我们很少看到有学生是因为喜欢古诗,觉得古诗美才去诵读的。这种不是源于学生自身的内部动力去学习古诗的动机,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精神上的愉悦,反而会带给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即使勉强去诵读,也只是为记而读,有声无情;为读而读,声情游离。 2教师教学古诗现状: 2.1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呆板僵硬 他们为教而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很多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习惯于
4、篇篇逐字逐句串讲,似乎要把一堂古诗鉴赏课上成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其实古诗不同于文言文,高中阶段的古诗鉴赏更要求学生充分地诵读,因为诵读能使学生认识字、读准音、理解文,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赏析诗、陶冶情、升华理。但是教师并没有把诵读古诗放到重要地位,导致了高中生诵读的热情还不如小学生,这样一来古诗鉴赏就不能走上感性化道路,只能走理性化道路,最终将走向死胡同。 2.2教师为应考而教,肢解古诗,忽略了诵读的作用 《考试大纲》对于“古代诗文阅读”有这样的规定:“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F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所以说教师在肢解古诗中,
5、完全忽略了诵读的作用。而且高考把古诗鉴赏题的分值增加到11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更加侧重于书面表达,着重讲解的是一些技巧性的内容,而忽视了有声语言的训练,致使诵读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被减少甚至省略了。 3原因探究 3.1缺少充足的诵读时间 高中生的早读时间普遍偏少,一般是隔一天才轮到一次语文早读,一次只有25分钟,每个星期也就75分钟,每学期算20个星期的话,一年的早读时间加起来也就3000分钟即50个小时,这区区的50小时对于高中生诵读语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很多学生在语文早读课上很少开口去读,最多只是看看书或者做做习题
6、而已,所谓的语文早读己名存实亡;其次即使安排学生读书,也往往是只求形式而不求实效,所以造成了有安排却到不了位,有形式却无多大成效的局面。 3.2没有明确诵读的目的 很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认为诵读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这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诵读跟一般意义上的朗读和背诵不同。诵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活动,它能够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 有声语言,把文字形象转化成听觉形象,再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包括言外之意。 然而学生没有明确诵读的目的,因而也就缺少诵读的主动性,他们即便诵读,也只是在教师的驱赶下为读而读,并没有
7、用心用情、发自内心地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诵读势必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3诵读空间狭隘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同学虽然喜欢诵读,但也只是喜欢而已,他们缺少具体有效的指导,所以很难体会到真正的诵读趣味。再加上其它的课外阅读,诵读的空间就少之又少了。并且他们的古典诗词藏书大部分都来自于自己的父母,相对那些课外参考书来说真是少得可怜。同时在高中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的也就是《考试大纲》当中规定的需要默写的篇目,即便有选修课本作为补充,里面的内容也很少,而且不做刚性要求,所以导致学生脑子中的知识储存量不
8、多,不能做到厚积薄发。 3.4考试内容局限 一方面高考语文试题对诵读内容的考察主要体现在默写题上并且分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