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ID:26557266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_第1页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_第2页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_第3页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_第4页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摘要】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病人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西药治疗以扩张血管为主,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适当缓解,但是停药以后,头痛病又会反复发作。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满意,且不易反复发作。【关键词】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病人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因为引起这类头痛的原因都来自于血管,故统称为血管源性头痛。血管源性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有明确的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颅内血肿、脑血管炎等)所致的头痛,称为继发性头痛[1]。很多情况下,血管性头痛的治疗往往具有持久性,很

2、多药物尤其是西药,以扩张血管为主,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适当缓解,但是停药以后,头痛病又会反复发作。笔者采用防风通圣散为主,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导如下:1一般资料30例均系门诊患者。年龄最大50岁,最小10岁;男14例,女16例;病程最长7年,最短半年。2治法方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方用《宣明论方》卷三方的防风通圣散,英文名称:fangfengtongshengpowder。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薄荷叶、大黄、芒硝、连翘、麻黄各半两,石膏、桔梗、黄芩各一两,白术、栀子、荆芥各一分,滑石三两,甘草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

3、六分,温服。方用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透表,使邪气、浊垢从汗而解;大黄、芒硝通便泄热;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宿垢从二便而出。再以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调和药性,清下而不伤里。煎药时加生姜,意在和胃助运。诸药配伍,使汗不伤表,清下不伤里,共奏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功。此方用药18味,较为庞杂,但配伍思路清晰,集汗、下、清、补于一方,主体配伍可概括为“疏散、清泄、通利”六字[2]。3疗效标准痊愈:头痛症状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头痛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4治疗结果痊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5病案

4、举例例1:宋某,女,44岁,教师。2005年7月8日初诊。患血管性头痛多年,每遇情志刺激即发。发病时偏右头痛难忍,止则如常。此次因暑季贪凉而诱发,头痛犹似刀割欲裂,发热,面红,恶心呕吐,两目涩痛,小便短赤,舌布瘀点,苔薄,脉弦略数。辨证乃风邪外束,郁生里热,久痛入络,挟有血滞。治以疏风散热,和血通络。处方:防风6g、荆芥6g、连翘15g、栀子10g、决明子2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杭菊10g、白芷6g,鸡苏散(滑石、甘草、薄荷)(包煎)15g。开具4剂。第二次就诊(7月12日):用药后热退,头痛减轻。治以前方减去连翘,加丹皮10g、柴胡6g。开具4剂。第三次

5、就诊(8月16日):面红,小便短赤已瘥,恶心亦止。头痛、两目涩痛未见减轻,夜寐不佳,舌布瘀点,脉弦劲。治以原法,处方:防风6g、荆芥6g、栀子10g、炒丹皮10g、当归15g、赤芍12g、杭菊10g、甘杞子12g、决明子15g、柴胡6g、白芷10g,益元散(滑石、甘草、朱砂)(包煎)12g,制大黄6g,合欢皮15g。开具5剂。第四次就诊(8月21日):以上症状均好转,头痛已瘥,舌象、脉象同前。原方再开具7剂,病情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按:本例病人素有肝郁证,性情急躁,易怒激动。此次因暑季贪凉,外感风邪,风火壅郁,挟有血滞,而致头痛欲裂、面红、目涩、脉弦有力等症。治用防风通圣散

6、减去麻黄、白术、芒硝、石膏、桔梗,加白芷、柴胡以帮助荆芥、防风祛风之力;加甘杞子、杭菊配决明子清肝明目,以潜肝阳;加炒丹皮以助山栀子清肝泄热,助当归、芍药、川芎活血散瘀。共奏祛风清热,平肝通络之功。例2:王某,男,10岁,学生。2004年6月18日初诊。患者卒然起病,偏左头痛10余天。西医诊断为血管性头痛,配以谷维素、利眠宁等药物,其痛未得减轻,且日渐加重,为求中医中药治疗来我门诊诊治。症见偏左头痛阵作,闭目畏光,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干结(已4天未解),小便微黄,苔淡黄,脉数。证属风邪上受,里热蕴结。治以疏风清热,通泄里结。处方:防风4g,荆芥4g,生大黄(后下)6g,

7、栀子10g,黄芩10g,连翘10g,生石膏(后下)15g,元明粉(冲)6g,杭菊6g,白芷6g,川芎6g,代赭石(先下)20g,鸡苏散(滑石36g、甘草6g、薄荷15g)(包煎)12g。开具4剂。第二次就诊(6月22日):药后通便热清,头痛明显减轻,呕吐亦止,苔黄,脉弦。治以前方去栀子、黄芩、石膏、芒硝,加柴胡3g、苦丁茶10g。开具4剂。第三次就诊(6月30日):服药红8剂,诸症基本治愈。由于迎接考试,患者急于复习课程,停药4天,头痛再次出现,伴盗汗。继以前方加浮小麦12g、稆豆衣10g,在开具7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