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病中的运用.doc

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病中的运用.doc

ID:51567518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病中的运用.doc_第1页
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病中的运用.doc_第2页
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病中的运用.doc_第3页
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病中的运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病中的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病中的运用作者:马新巧摘要:皮肤病的病因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内在因素包括:先天的禀赋不足、平素的饮食失节、血瘀、血虚生燥;外在因素包括风、湿、热、毒的侵袭。防风通圣散又名双解散,功能具有解表泄下,透表发汗,疏风解热、泻下通里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内有蕴热之表里俱实证及疮疡肿毒。由于该方疏风解热,养血活血,清热泻下兼顾健脾和胃,立意新颖,疗效较好,故后世医家进行加减化裁后用于治疗各种斑疹瘀瘾,常取良效。关键词:皮肤病;中医药疗法;防风通圣散;一、尊麻疹例1,患者苏某,男,21岁,就诊时间:

2、2016年4月8日,以上眼睑突然水肿样隆起,胸部有淡红色、口色不规则风团,瘙痒较甚,局部隆起肿胀,特来就诊。自诉从昨冲澡后突然发作,曾经在本村卫生家注射抗过敏药物(具体用药不详)后消退,晚间再次发作。现证见,上眼睑肿胀,上下眼睑不易睁开,上肢内侧皮肤及躯干以胸侧为重,有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境界较清楚,形态不一,胸侧皮损相互融合成片,而且不规则;体温38.7°C,苔薄黄,脉浮数。西医诊断:尊麻疹,中医诊断:风热犯表证。给予防风通圣散加柴胡12g,金银花12g,地肤子12g,加金银花、柴胡、地肤子,透表清热、疏风解毒、祛风止痒,

3、更加有效。患者服药4剂后,眼睑水肿消失,皮肤如常。躯干胸侧风团未再出现,再服4剂,全身症状均为出现,后再服药2剂痊愈。二、玫瑰糠疹例2,患者吕某,女,32岁,就诊时间:2016年8月6日來诊,自诉于二周前左侧胸胁部皮肤瘙痒,白天瘙痒不明显,夜间较甚,未引起注意,未给予治疗。一周前洗澡后发现左胸胁部出现一片黄红色鳞屑斑,上覆有黄口色细皮脱屑。几天后,前胸周围皮肤相继出现黄白且干燥的斑块脱屑,痒不甚,夜晚较明显,心不烦,二便正常。现证见患者胸胁、躯干、四肢近端,在左侧胸胁大部分和同侧下腹部处散在许多大小不--的母斑,皮损中心有细

4、微皱纹,边界清楚,边缘不整,少量米糠状细小鳞屑在表面附着,四周皮肤淡红呈玫瑰色,皮肤之间互不相融,搔抓易落。患者曾在市级医院查真菌感染阴性。患者全身皮肤松弛,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玫瑰糠疹。中医诊断:热毒壅盛。予防风通圣散加白鲜皮15g,玄参12g,丹皮12g,熟地15g,白茅根15s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以上几味凉血活血,养血滋阴,服药3剂后,复诊见全身斑疹消退,再服3剂加以巩固疗效,共服用上药6剂痊愈。三、脓疱疮例3,患者马某,女,36岁,就诊吋间:于2016年7月6日来诊,患者自诉面部脓疱伴瘙痒7日,患

5、者初期发现鼻翼两侧发红瘙痒,随即岀现水疮,一天后水疮逐渐增多加密,第三天口唇周围相继出现水疮。在本村卫生室给予止痒治疗,效果不佳。现证见水疮疮液己经变得浑浊。部分水疮疮面破溃之后随即流出黄水,出现糜烂面。患者舌质嫩红,舌苔黄而腻,脉濡数。西医诊断为:脓疱疮,中医诊断为:黄水疮,证属热毒袭表。给予防风通圣散加金银花15g,板蓝根15g,黄柏12g,白茅根12go此方加金银花、板蓝根、白茅根、黄柏加强方剂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和清热利湿之功效。服药4剂后,脓疱糜烂面愈合,并且干燥后结痂。随再给予4剂后,患者皮肤全部恢复如初。U!例

6、4,患者陈某,男,25岁,就诊时间:2016年6月9日来诊,自诉主因面部、颈部痙疮散发、多发,曾在本村卫生室用维A酸等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特來就诊。患者自述自青春期(16岁)时开始,面部、颈部陆续地出现座疮。几年间未曾给予治疗。现证见,面部、颈部多发的。散在的红色小丘疹,部分皮肤损害已经融合成片。小丘疹顶端有黄白色样粉刺,皮肤油脂分泌较多。患者舌质红,舌苔黄而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肺胃实热证。给予防风通圣散加天门冬15g,麦门冬15g,苦参12g,梔子12g,清泻肺胃之热,兼顾养阴,而且清热利湿消脂服药4剂后

7、,面部皮肤损害面大部分已经愈合,并且干燥后结痂。随再给予4剂后,患者皮肤分泌油脂减少,小丘疹全部消退,随再给予4剂后,皮肤恢复正常患者烦恼祛除,医患喜笑颜开。讨论防风通圣散常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表里俱实之证,是一种集通表里、和气血、通利三焦的有效方剂,此方具有发汗不伤表、泻下不伤里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皮肤病的辨证施治,与内科疾病的辩证施治大同小异。虽然皮肤病病在于体表,但是病因多是由于体内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和脏腑之间机能活动的失调所致。以上治疗之病,虽然病情各不相同,但病因外因不外乎受到风、热、湿、毒的侵袭,内因包括:先天

8、禀赋不足、平素饮食失节、血瘀、以及血虚生燥。日常诊疗活动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更加全面的搜集病人的疾病信息。在相同的实用基础方药上,进行化裁,加以应用,抓住疾病的主要病因和病机,灵活辩证施治运用,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中医药史上,防风通圣散仍然熠熠生辉!参考文献[1]出汉江.防风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