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

ID:26550997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_第1页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_第2页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_第3页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_第4页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塑造研究-->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当代教育不仅仅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高校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载体,发挥传播知识、改革创新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同时,高校校园不应仅作为传道授业的场所,更应该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智力启发和情感交流的空间。良好校园空间环境的构建是培养新世纪卓越人才的必要条件。故事“孟母三迁,择邻而处”教育我们,人类由古代开始就意识到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校园交往空间相比于其他公共环境,其蕴含的育人作用要求景观本身包涵丰富

2、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在二十世纪末,人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基因技术的发展意识到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由此,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校园将成为拥有知识、人才、思想的场所,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主旋律的时代,它将更加显现出在社会经济等层面。这段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如今,我国的高校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我国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全国各大高校的扩招,使得学校建设规模的拓展,因此,诸多高校空间规模也在持续扩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3、,科学技术已经被视为现代生产力中最首要的因素,当代高等教育也将面临新的历史任务。因此,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就体现出当代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具有敢于创新的能力、积极进取的素质、较高的道德风貌和人文精神。因此,高校教育的重点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身心发展,由以往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向尊重学生主体的全面素质教育。………..1.2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校园交往空间文化景观相关的国内早期的研究有:1986年,徐卫国将中国近代大学的校园进行了全面调研、汇总而写成的《中国近代大学校园研究》;1993年,袁铁生撰写的

4、《中国当代大学校园研究》对20世纪末建成的20多所大学进行了详细描述。另外,1984年,湖南大学何人可教授发表的《高等学校校园规划设计——历史的回顾与几个问题的研究》中表述了关于校园规划历程、规划目标、空间形态等,同时针对以上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成为当时全国较为全面的校园景观建设的参考资料。至近年,国内相关方向的研究增多,有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形成了部分研究理论。1994年,周逸湖、宋泽方共同著作的《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中,体系化呈现了高校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全面的阐述我国大学校园建筑规划的方法,

5、但在校园户外环境设计的解释很少。在2001年梁永基、王莲清主编的《校园园林绿地设计》介绍了大学、高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托儿所中绿地的作用、设计标准及展示了部分高校校园规划的成功范例。1998年,赵家鳞在其《校园规划的时空观——普林斯顿大学二百五十年校园发展的探讨与省思(1746—1996)》中系统阐述发展史上校园景观的变迁、构成和演变。其他相关研究还体现在研讨会议和部分相关杂志期刊上,例如《景观建筑》、《景观设计》、《风景园林》、《时代建筑》和《中国园林》等。一般来讲,上述的杂志期刊与会议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校

6、园交往、功能组织等方向开展,更多的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分析。……….第二章概念解析及相关理论研究2.1概念界定在校园空间中为人们的交往、交谈等社会活动提供场所,并对参与其中的人心理水平、思想状态产生正向推动作用的交流空间称为校园交往空间。在整个环境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与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一个包容性强的、多类别的环境会极大的促进人的交往行为,反之则会有相反的效果。同理可知,如果人的交往行为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重复多次就会对该环境的交往特征起到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则该空间

7、就不能称之为交往空间。因此,在本文中,笔者所研究的交往空间界定为能在高校校园中,为发生在老师、学生之间的关于日常交流、群体互动等交往提供场所的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校中由于教室、宿舍等具体的空间有了比较固定的布置,所以不列入本文研究的范畴。“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从这个学科中被提及的。1925年,地理学家索尔著作的《景观形态学》中阐述;特定的人类群体在其文化支配和长期活动区域中,将会创造与其相匹配的地标特征,我们将这被创造的地标文化面貌总和,称之为文化景观。它强调了景观的文化性。美国研究学者德

8、伯里则进一步拓展文化景观,他讲其定义为人们对其一地区中各种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的某种印象和感觉的集合。………..2.2环境行为学与心理学领域研究在高校校园中,师生们的交流行为均在校园中产生。在与他人和周边环境发生关系时,交往空间则就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过渡环节,是交往的“媒介”。交往空间需要能够显示活动的种类,营造气氛,表达构筑物的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