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课件

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课件

ID:26548559

大小:536.8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7

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讲座走进课改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刘真福2010年1月乌鲁木齐实验区经验:以学案代教案以导学来定教师角色和地位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超越,教学优质高效十六字方针: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具体操作:学生不学,教师不教。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针对学生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困惑进行教学强调教师指导作用、服务功能,摆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位置强调课堂达成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教与学优质高效、良性循环“高效课堂”之预习不预习就不上课,先学习再交流预习以学习小组为实

2、体展开预习有时是一门独立课,学习小组内对文本提问题教师对预习进行预设,主要通过“导学案”进行下例《虻》预习学案问题(教师提问)1.读1、2诗节,女主人公对“氓“称呼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2.第3诗节似乎与所叙故事没关系,是否可去掉?为什么?3.诵读第5诗节,10句诗出现了6次“矣”,朗读时应分别用怎样的语调?从这个词可读出女主人公怎样的感情?4.“淇水”意象在诗中出现几次?在本诗有何作用?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抒情女主人公?谈谈你的认识6.在欣赏本诗中你还有其他发现吗?学生预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问: 一组:第13段写

3、面对死亡威胁,这位二十多岁的姑娘却能够温和地微笑,这是为什么?难道她没有恐惧?她当时在想什么? 二组:1.第6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最后一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以报道。”两次提到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2.最后一句:“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什么深刻含义?下续三组:如何理解第10段最后一句“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四组:1.文章第1段与下文有什么联系?2.怎样理解第一段话与最后一段话?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文章多处描

4、写参观者表情变化,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些表情?五组:1.提炼主题的方法是什么?2.本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3.结尾有什么作用? 六组: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一般所见消息有什么不同?2.本文连用了一串否定句,应该怎样理解它们?七组:1.照片中为什么详写女孩?为什么写这张照片?2.头尾都提到阳光明媚,绿杨树,儿童游戏,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弊端1理念、方法、课型均过时老师充当主体主导主宰不让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成为教学道具没有学生自主合作活动过多表面热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弊端2公开课与常态课截然不同语文不当语文教文言文当现

5、代文教选修当必修教选修教材变成练习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弊端3放弃预习忘掉复习只讲知识不教能力只讲结论不教方法过早应考忽略基础消息闭塞与世隔绝课堂教学十大建议1一课一得(或几得)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愿意发问课堂教学十大建议2将学生提问写成教案 教文体知识 多教方法 坚持基本训练课堂教学十大建议3坚持思维训练帮助激活思路培养规范思维培养条理思维培养形象思维避免钻牛角尖课堂教学十大建议4坚持多读多写多读:读什么?课文多读两遍,余力读名著。怎么读?1.研读(非消遣),2.快读(求量)多写:长短、整散、篇句,每课必写?课堂教学十大建议5体现人文

6、性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意志、品质、性格、兴趣、习惯、理念、信念、意志、趣味、激情、友善、开朗、乐观、深沉、细致、严谨、自强、自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