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ID:26513853

大小:1.25 MB

页数:132页

时间:2018-11-27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1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2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3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4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在生产环境中,与劳动者健康密切相关的物理性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电离辐射和非电磁辐射。生产性物理因素的特点1、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因素中,除了激光是由人工产生之外,其他因素在自然界中均有存在。2、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3、作业场所中的物理因素一般有明确的来源。4、作业场所空间中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是不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5、有些物理因素,如噪声、微波等,可有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传播形式。6、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

2、间不呈直线的相关关系。7、对物理因素所致损伤或疾病的治疗,不需要采用“驱除”或“排出”的方法,而主要是针对损害的组织器官和病变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8、机体在接触物理因素后,大都会产生适应现象。9、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时,不是设法消除这些因素,也不是将其减少到越低越好,而是设法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高温作业高温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1、气温2、气湿3、气流4、热辐射气温大气温度生产性热源其它(二次辐射)气湿生产环境的气湿以相对湿度表示高于80%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气流外界风力生

3、产性热源(热压)通风设施热辐射物体因本身的温度而以电磁辐射(主要是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的形式)向外散发能量一次辐射和二次辐射热辐射单位(J/cm2·min)高温作业的类型(1)概念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2)种类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冶金、机械铸造工业、炉窑、锅炉。高温、高湿作业:印染、纺织、造纸。夏季露天作业:农业劳动、建筑(高温、强热辐射、二次热辐射)。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是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

4、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我国部分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地区,温度℃)宁波28哈尔滨28天津31海口33济南32南宁33杭州34昆明25上海32重庆35北京30沈阳29南京33大连27武汉34福州34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1、体温调节低湿度有利出汗蒸发散热2、水盐代谢大量出汗可造成水盐丢失,电解质紊乱3、循环系统心输出量增加4、消化系统消化液减少,胃肠蠕动减慢5、泌尿系统大量出汗,尿分泌减少6、神经系统中枢系统可以出现抑制,注意力下降,易发生工伤事故体温调节

5、产热+获热=散热正常机体产热与散热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以维持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代偿范围≤38℃)。出汗量:反映机体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个工作日生理最高限度的出汗量为6-8L尿盐量:判断体内是否缺盐的指标,尿盐<5g/24h(可能缺盐)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汗液蒸发水、电解质紊乱热痉挛皮肤血管扩张,末梢循环血量增加,出汗导致血浓缩,血粘,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工作肌群需要足够血液灌注。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大,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性适应表现。循环系统消化腺分泌功能减弱,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6、胃液酸度降低胃肠蠕动差,吸收、排空速度降低唾液分泌减少,淀粉酶活性降低消化道血流量少,影响营养吸收大量饮水胃液稀释加重消化道负担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胃肠道疾患增多消化功能降低肢体运动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注意力不集中工伤事故神经系统高温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高运动中枢兴奋性降低肌肉活动减弱产热减少尿中出现蛋白和管型泌尿系统汗液排出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加肾脏尿液减少、浓缩肾负荷增加肾功能不全人体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应表现:体温调节能力提高:产热减少,出汗增多,蒸发散热增强

7、,皮肤温度和机体中心温度先后降低。心血管系统紧张性下降:血压稳定,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肾小管和汗腺对钠和氯的重吸收加强,汗液无机盐损失量减少。热应激蛋白(HSP)合成增加。热适应(heatacclimatization)热适应的建立和脱适应热适应训练:在中等热条件下,让未适应者进行短时间的尽可能重的体力负荷训练,并间隔短暂的轻体力负荷训练,一般2~4周内形成。脱适应: 热适应的状态并不稳定,停止接触热一周左右即返回到适应前的状况。病愈或休假重返工作岗位者应注意重新适应。中暑中

8、暑(heatstroke)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acuteheat–inducedillness)。气温高气湿大气流小热辐射强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过长体弱肥胖睡眠不足未产生热适应致病因素:诱发因素:中暑分型热射病(heatstroke)热痉挛(heatcramp)热衰竭(heatexhaustion)(1)热射病/日射病/中暑性高热(heatstroke)机制:散热途径受阻,体内蓄热,体温调节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