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83194
大小:78.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7
《陈如平新样态学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如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院学术委员,访问学者导师,主要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创新、区域教育规划等方面研究,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教育文件编制。打造学校课程新样态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它力求解决过去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片面追求课程数量、规模,盲目整合,忽略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从而造成的课程建设“碎片化”、“分散化”、“割裂化”、“无序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其实质是,学校对育人目标的定位不准,对学生核
2、心素养的培育思考不清,对各领域课程的功能及相互间联系了解不透,以及校长、教师课程领导力不足,等等。而这些问题恰恰又反映出目前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状况。朱熹说: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实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系统性突破,并率先提出了“新样态学校”的概念。何谓“新样态学校”?“新样态学校”是一个高概念,旨在突破以往的学校发展方式,强调立足本土文化和自身基础,走内生式发展之路,创建纯生态、去功利、致良知、可持续的现代学校。它是建立在对学校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特征、
3、核心问题、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实践形式、评价标准等,是对学校发展状态“基于原点”的深度回归、高度提炼和个性认知。它强调办学者必须把学校当成一个真的“我”,时刻做审辩式的哲学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为什么出发?我要走向哪里?”从而科学规划愿景,适时调整方向,尽快付诸行动,创造“一切都不曾重复,一切都独一无二”的教育。这种立足自我突破而形成的校校有魂魄、校校有特点、校校有追求的宛若丛林生态式的学校发展格局,恰恰符合“学校要有学校样,一所学校一个样,校校都要有自己的样”的教育生态。正像康德所说:教育是由个体设
4、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视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碟曲意迎合或违心曲从。建设“新样态学校”,要有“新样态课程”做支撑。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其学校行动纲领中指出,“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一切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一所学校师生能力与水平最有力的证物,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学校课程新样态》一书中,我们集中呈现了全国50所中小学的案例,旨在通过展示这些学校近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创新
5、做法和实践成果,初步呈现“新样态课程”的基本理念、逻辑框架、实施路径、操作办法等。那么,学校如何建设并完善“新样态课程”体系,我认为,应“坚守一个信念”、“形成两种意识”、“把握三个观念”。坚守一个信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在我们看来,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其实质就是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没有课程作支撑,再好的理念也只能是空中之阁、水中之花、镜中之月。美国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
6、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在中小学,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课程建设是学校工作的关键领域,课程实施是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路径,这些认识都把课程摆到了学校要素的核心部位,抓住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站稳了学校发展系统性突破的制高点。正如有些校长在“新样态课程”实践中感叹道:“学校和教师要善于做‘隐性’的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系统的课程体系正是这双‘隐性’又有‘力量’的手,它牵动甚至关乎着学校整体变革的成败。”“新样态课程”在强化课程内
7、容的全面性、基础性、均衡性的同时,更加突出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差异性、创新性和可选择性,也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形成两种意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要求校长和教师们形成两种意识,一是课程意识,二是课程体系意识。课程意识主要涉及“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关于课程,虽然现有诸多的界定,但众说纷纭。例如,把语文、数学等学科看作是课程;把教学从计划到实施的过程看作课程;把某门学科的课堂教学看作课程;也有把学生的经验习得和学习结果看作是课程,等等。在我们看来,课程的范围远远不止这些
8、。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生活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内容”;另一位美国教育学家毕特也说过,“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先宣称:“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样态课程”基于大课程理念,它强调学生的学校生活就是教育或者课程的基本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养孕育和人格养成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学生之所以成长、成人、成功所需的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