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7911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血液高凝状态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转归相关性的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高凝状态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转归相关性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与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活动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UC活动期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3例,所有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采静脉血3mL并分离血浆。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dimer。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D-dimer明显高于对照组。抗凝治疗组经治疗后临床活动性评分优于未经抗凝治疗组,经抗凝治疗后患者D-dimer明显低于未经抗凝治疗组。结论:D-dimer血浆浓度与活动性UC患者的病情分级呈正相关。活动性
2、UC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适量应用低分子肝素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对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效。【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D-二聚体;凝血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目前认为是包括环境、免疫及遗传、精神心理等多因素所致[1]。近年,其发病率有所增加,重症患者也多有报道。有研究发现,UC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者亦不少见,尸检报告中高达39%,并成为导致UC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3]。本研究
3、对活动期UC患者在采用抗凝及非抗凝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成员的血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对比,以探讨D-dimer与UC病情活动性是否存在相关性,采取抗凝治疗能否使病情得到改善。为临床诊治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将2005年7月-2008年4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及组织学特征,遵照2001年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修改的《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治规范建议》的诊断标准[4]进行诊断,并同时排除其他系统急、慢性疾病的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127
4、例,对照组5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活动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活动组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抗凝治疗组,67例作为非抗凝治疗对照组。组中患者均无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禁忌证。1.2方法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mL,抗凝后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并密封保存至-20℃待检。研究对象中所有患者均应用惠迪(美莎拉嗪)每日2.0g口服,2.0g加生理盐水50mL每日1次睡前保留灌肠,四联活菌片500mg每日3次口服。其中重度组患者同时口服强的松每日60mg(每
5、周逐渐减量5mg)。抗凝组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案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1次/d,皮下注射。治疗总疗程6周,治疗过程中无因不良反应明显需中断治疗现象发生。治疗前后分别均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1.3统计学分析各变量以x±s表示,各组数据均进行正态性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后患者临床活动性评分见表1。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组经治疗后评分优于未经抗凝治疗组。2.2血清D-二聚体检测见表2。UC活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
6、1)。轻、中、重度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3D-dimer比较见表3。治疗后抗凝治疗组与未抗凝治疗组,两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由环境、遗传、免疫和感染引起的肠道黏膜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诱发的炎症过程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证据表明部分UC患者血小板活性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可导致肠道微血栓形成,肠黏膜缺血坏死,甚至溃疡形成[5,6]。本实验结果提示,D-dimer血浆浓度与活动性UC患者的病情分级呈正相关,活动性UC患者存在高凝
7、状态及继发纤溶亢进。配合传统的治疗方案适量应用低分子肝素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在本实验中,经过对抗凝组及非抗凝治疗组患者临床活动性评分及血D-dimer检测所获得的数据对比后均证实了这一点。在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患者中辅以抗凝治疗可有望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甚至停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