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

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

ID:2647810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_第1页
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_第2页
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_第3页
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_第4页
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论文.freelentMagnitude,RAM),剔除掉准备金率变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后,所得到的货币供应量(包括M1、M2)与基础货币也没有协整关系(黄燕芬,2006),也就是从计量经济学意义上,不存在通过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基础。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套住基础货币供给,并不能对经济中的货币存量产生实质性影响。准备金率调高空间有限有两个原因,一是它会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因为世界各国的准备金率都趋于下降,甚至一些国家还实行零准备金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将小于它们的外国同行,

2、尽管目前我国的货币乘数还为存贷款比例,而不是准备金率所决定,可一旦按国际惯例实行流动性比例管理,则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将远远小于它们的外国同行。随着后WTO保护期的推进,偏高的准备金率将变得越来越不可接受。二是商业银行越来越能规避准备金率提高的遏制作用。为了减少准备金率提高所损失的收益,商业银行就会尽可能规避贷款比例管理,将资金运用出去,这就会造成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贴现规模扩大,融资票据的增长。这些都会在信贷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满足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从而使得准备金率提高,遏制流动性过多的作用递减,甚至趋向于零。可以肯定,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

3、的规避冲动越强,在我国贴现业务和商业票据有很大发展的背景下,高准备金率对资金扩张的控制作用也就越有限。二、长期使用央票回收流动性的危害不容低估在央行的国债已经“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发行央票来回笼过多的货币供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创新,目前央行已经发行2万亿元央票吴敬琏指,两个失衡令经济面临系统性风险;东方信邦2007年1月9日,但是,央票发行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毕竟不同于国债发行,它只是推迟货币的投放,并且还会给金融机构提供套取央行资金的机会,这就决定了央票发行的不可持续性。图1:国债发行偿还,货币总量平衡从表面上看,国债的发行和偿还与央票差不多,都是

4、发行时货币供给减少,偿还时货币供给增加,但是,它们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却有很大的不同。国债的发行偿还基本可以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央票如此操作则最终会造成货币供给的过多。如图1所示,央行替财政发行国债,货币进入央行,流通中货币减少。到了还本付息之时,货币再度进入流通,但是,这货币基本来自公众税款。所以,还本付息进入流通的货币来自缴纳税款退出流通的货币,国债的发行和偿还因此基本保持货币供给的平衡,至少增量部分相当有限。央票的发行偿还则会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如图2所示,央行先发行人民币收购外汇,再发行央票,收回人民币。到还本付息时,央行要么投放人民币,货币供

5、给增加;要么发新票还旧票,货币供给不增加,但央票发行增加,增加的央票最终还要还本付息,届时货币供给还是要增加。需要指出的是,越是发新票换旧票,央票的累积越多,这就越会造成将来的“高峡出平湖”,低水位上泄洪容易,高水位上这么做难度要大得多,将来在解决巨额央票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显然,国债还本付息用的是流通中的货币,而央票的还本付息则以新发行的货币,国债发行偿还不会造成货币供给过多的压力,央票则一定有这样的效果,所以央票发行不具有可持续性。只要外汇顺差问题不解决,央票的增长终究会使我国经济和货币流通陷入尴尬之中。图2:央票发行偿还,货币总量增加此外,央

6、票的发行一定会使金融机构形成这样的预期,即央行早晚要提高利率,央票价格就会下降,为避免损失,商业银行可能不买央票,央票发行就可能流标,为了实现央票发行,央行可以定点发行,但最终还是得提高央票的利率,这就势必拉开存贷款利率与央票利率的差距。我国目前企业1年期活期存款的利率是0.72%,一年期定期存款2.52%,两者的平均1%多,而央票利率2.28%,商业银行吸收企业存款,再去购买央票,就能赚取央行将近1.8%的利差。随着央行实行价格性的央票发行招标,央票的利率还可能上升,而存贷款利率的调高难免相对滞后,两者利差势必扩大,商业银行套取央行利差的冲动更强

7、。商业银行既然可以从央行那里获得稳定和丰厚的利差,他们就失去了承担风险,开拓业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金融创新的动机,这种效应在长期中的危害,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三、“两税合并”可以是最佳的“去薪”之道如果说前述的两种策略都有扬汤止沸之嫌,那么管理层近来推出的“两税合并”政策倒不失为最佳的“去薪”之道,虽然其政策本义只是取消外企的超国民待遇,达到内外公平的竞争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不过充分利用好这个政策空间,则可以有效缩小国际收支顺差,真正起到压缩流动性的效果。“两税合并”对外资来说是增税,因为他们原本享受“两减三免”,实际税率不过16%。

8、对内资来说,则是减税,因为他们原来承受的税率是33%。如此对内对外的不同税率调整,可以减少外资流入,但却非常可能增加中国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