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摘要】阅读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培养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指导,根据教材情况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朗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其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标志之一,而且,有利于促进听、写诸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个体思维及智力的发展。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明确阅读目的,培养阅读兴趣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要靠某种动机来引发,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当然也就谈不上结果,阅读也是如此。所以,首先使学生明白阅读既可以掌握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又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品德,还可以消遣娱乐。孤独寂莫时,阅读可以消遣,更主要的是去读,要有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是积极探究某种和阅读活动的特别喜爱和强烈趋向,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的一种重要动力。兴趣可以培养,阅读的成功可以强化阅读兴趣,只有培养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兴趣可能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一种主动倾向;而有了这种自觉和主动,才可以变苦读为乐读,首先,要求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爱的美文,短诗,成语故事等,利用课前两分钟讲给大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调动他们的胃口,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阅读就会有所收获。 巧妙的导语,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要做到披情入文、以情带声,必须基于对文本的深层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高年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所以教师要把这些欠缺的理解渗透到精心设计的阅读导语中,给学生以提示,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二、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 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要加强朗读训练,优化朗读指导,训练朗读技巧,通过有情、有趣、有效的朗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堂朗读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加强阅读实践,拓宽阅读思维空间,为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能力打下基础。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因此,阅读教学的宗旨之一是以学生身心愉悦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作品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阅读。让学生通读全文,读出文章写了什么,读出作者的表达意图。 2.局部精读。让学生精读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品赏文章的佳词妙句、精彩语段,积累语言,升华情感,训练能力。 3.教师范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时,首先要入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姿势,把课文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直观形象地进行感情体验。同时,根据教师范读时的轻重、缓急、停顿、语气,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模仿,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4.课外荐读。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读好教材课文外,还要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当的精美文本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语言课堂可以看作是一个储满情感的海洋,阅读之后,努力领悟。教师的职责是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去领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作者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欣赏作者的华美文采。 阅读是在知识海洋里独自游泳,让学生品尝到这种游泳的欢悦,感觉到自己是只身畅游于人类智慧浩淼大海的勇士,乃是我们的任务。学生平时的学习中,除必修课本和语文读本中的作品外,阅读量还应该有所增加,于是在教学中便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或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或是不同作家的相近的作品,让学生来比较阅读,尽量把名著引进课堂,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让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染和熏陶当今学生,从而提高包扩阅读在内的综合素质。三、加强阅读教学指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心理需要的关注,忽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要么老师讲学生听,要么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方法禁锢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该把问题意识放在首位,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积极地发现问题,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提出问题,勇敢地探究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内容应有的放失,难易适度,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论”激活课堂,以“论”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阅读中探究,从而学有所得、学有乐趣。 首先,指导过程要注重渗透性。阅读教学指导过程是一个文道统一的过程,是一个真善美融合的过程,是一个智商和情商互补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交汇的过程。这样,阅读就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课,也不是政治课或美育课,而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从渗透性这个特点出发,就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其次,要加强指点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感体验状态中,每个人所获取的感悟的多少、分量、层次等,是各不相同的,教师的指点就是要在关键处三言两语地给学生点拨诱导,这种指点是描精点要,而不是包办代替,是给学生指出文章的精美所在,而不是把自己的分析硬塞给学生,这种指点重在拨引,可在必要时作一些精当的示范,以起到开窍启思的作用,指点常用的方法是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从语感中获得美的感受,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