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06403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关于把长沙打造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把长沙打造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摘要:根据优势地区优先发展的原则,要把长沙打造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在全省上下形成发展长沙就是发展湖南的共识,突出中心城区的发展,做大中心城市,为其他地区的经济质量的提高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中国3/vie 关键词:长沙国家中心城市比较优势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识别码:A 马太效应下,富国通过利用穷国、发达地区通过利用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实现强者愈强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经济规律。早在两千多年前,孙子就认识到“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一个地区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必须抢占高地、占据主动。区域经济的火车头都是由中心城市来带动的,湖南经济的发
2、展恰恰需要这样一个马力强劲的火车头。要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把长沙市打造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从而实现大省的中部崛起。 一、城市化滞后障碍比较优势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也制约撬动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形成 (一)一个地方经济的飞跃发展源于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得到充分发展,在体制趋同的情况下,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找到和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中国近三十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得益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大国。韩国前些年的“汉江奇迹”,主要源于他们从本国的比较优势出发,以牺牲部分产业和
3、工业部门而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相反,阿根廷20世纪初之后放弃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希望建立自己完备的工业体系,结果富裕的阿根廷退回到了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兴衰告诉我们,每个国家、每个地方都可以依托比较优势获取大的发展,每个地区都要发挥和挖掘比较优势,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湖南的比较优势 放在全国、全球的背景下审视,湖南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生产要素、资源、资本都不具备优势,但劳动力资源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总量大。2015年末,湖南总人口6783万人,其中全省劳动力资源总量达5156万人。二是密度大。全省人口密度为
4、每平方公里320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1人的近3倍。三是受教育程度高。2015年,全省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172万人,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09所,在校学生125万人。四是勤劳勇敢。受湖湘文化浸润,湖南人具备吃得苦、霸得蛮、会创新、敢拼命的精神。 (三)湖南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15年,湖南省城市化率50.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承载劳动力资源的能力不强,致使大量劳动力流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红利”被发达地区攫取。深圳市经济增长迅猛,发展神奇的背后是近千万外来民工的支撑。据分析,外出务工人员为打工地居民增加了福利,而自己及子女的福利负担
5、却转嫁到输出地。不仅如此,大量劳动力资源进入刺激消费需求增长,为输入地的GDP、财政税收、社会福利作出了贡献,拉动消费就业。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输出地又必须承担着庞大的公共社会事务成本。跨省打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费用支出惊人,当地政府仍然承担管理成本。由于户籍制度以及薪酬制度的影响,湖南异地打工者大多在体弱多病时候只能回到出生地,使得输出的劳动力培养成本和养老成本都在出生地,而创造财富、贡献却在输入地,所以形成了一种穷地区补助富地区的现象。 二、把长沙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困惑和有利条件 (一)长沙市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面临的挑战 一是城区面积偏小。在中部6省会城市中
6、,长沙的行政区划面积最大,但市区面积在中部6省会城市中面积偏小,2015年,长沙建成区面积336平方公里,低于武汉、郑州。二是人口规模偏小。2015年,长沙市区人口为479万,武汉达到1060万,长沙在中部6省会城市中排第5位。三是经济总量偏少。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9250亿元,尚未迈进“万亿方阵”。四是辐射半径偏小。长沙辐射周边地区的范围属“半小时经济圈”,难以扩大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扩散力。 (二)湖南工业化水平足以支撑一个特大型现代化中心城市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超前很好地拉动了工业化进程,使�济迅速增长。但从相关数据分析,湖南
7、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落后于中部的湖北、河南等省,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更大。但湖南2015年工业增加值11090.8亿元,足以支撑一个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三)长沙成为全国中心城市将对湖南经济发展起到引擎作用 一是吸纳就业。大城市本身就会产生相互需求而导致就业的增加,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对周边城市以及经济腹地的聚集力和扩散力将更加明显,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