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

ID:26371577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6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第1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第2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第3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第4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摘要】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的基础,也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要充分应用生物科学史,教师采取探究教学的方式,结合概念图,通过比喻或模型,并借助【摘要】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的基础,也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要充分应用生物科学史,教师采取探究教学的方式,结合概念图,通过比喻或模型,并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手段,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学,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教学;新课程【Abstract】Thebiologycon

2、ceptisthefoundationoflivingcreatureacademics,isalsothemostbasiclanguageexpressioninbiologyrealmunit.Atne,passparableormodel,andaskforhelpofamodernultimediaetc.informationtechniqueassistancemeans,makestudentbetterstudybiology,developmentstudent'sintelligenceandlogicthinkingability.【Keywords】B

3、iology;Conceptteaching;Newcourse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以一系列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等逻辑思维过程的依据来揭示本学科的基本规律。生物学概念不仅是生物学科的基础,而且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在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生物学知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让我们教师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接触到新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时能借助生物学概念能进行自我阐明的能力。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逻辑加工和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

4、将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在大脑中作出正确的反映的过程。有效的核心概念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科学的观点理解问题、用科学的精神探索问题的能力。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的要求,可见《标准》对学生学习核心概念是高度重视的。在传统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灌输轻引导,造成学生对生物学概念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

5、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核心概念教学的体会总结如下:1.充分应用科学史生物科学史是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探究过程的杰出代表、是科学家揭示出生物科学理论的动态过程,有效利用科学史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和谐的统一。学生在科学史的学习中,教师要利用沿着人类认识生命规律过程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探索生命规律,让学生充分获得探究体验,从科学家的奇思妙想中不能充分汲取真正的营养。如“植物激素”此核心概念的教学,可以借助生物科学史,具体设计过程如下:①1880年,达尓文的向光性实验,发现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

6、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②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哪个部位有关?1913年,詹森设计了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部之间放置琼脂片的实验,得出:“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的结论。③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呢?1914年,拜尔的实验,发现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通过上三位科学家的实验,猜想到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④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1926年,温特的实验,发现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

7、,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生长。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⑤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⑥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⑦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植物体中还有一些与生长素作用类似的物质,如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这一类称为植物体中天然生长素类。⑧以后人们又不断发现了一些人工合成的、与吲哚乙酸有类似生理效应的物质,为了区别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常把这类物质叫生长素类似物。水到渠成地得出“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