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摘要无公害蔬菜生产对土壤、投入物及管理的要求与传统蔬菜有许多不同,特别是化肥、农药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蔬菜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总结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包括选用种植前准备、改进栽培管理方式、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内容。 关键词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也叫洁净蔬菜、卫生蔬菜、安全蔬菜、无污染蔬菜等,是安全、卫生、营养类蔬菜的总称。为了规范蔬菜生产重点环节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及产品的污染,确保蔬菜产品的实用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1种植前准备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耐虫性也有差异,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能有效减少
2、防治污染和防治成本。蔬菜生产应遵循抗病→优质→高产的原则选择种植的具体品种。种子消毒主要采用3种消毒方法,即阳光下晾晒杀菌、1%石灰水浸种和50~55℃温水浸种15~30min。苗期易发生病害的番茄、瓜类可使用40%甲醛100倍液浸泡10~15min[1]。土壤处理:一是苗床处理。首先,人工清理干净未完全腐烂(熟)的前茬作物根、茎、叶、果实及农地膜等杂物,减少病虫来源。其次,结合育苗整地施肥,深翻细耙后,在墒好时可盖上农膜,封闭杀菌3~5d,再揭膜晾晒3~5d即可进行播种。二是大田处理。方法同苗床处理。此外,还可适当采用2%的福尔马林喷雾土壤或用低毒低残留的多菌灵、杀虫双粉剂结合整地进行
3、大田杀菌灭虫[2]。 2改进栽培管理方式 一是合理轮作。各种蔬菜都要实行3年以上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同科蔬菜在同一地块1年只种1茬,后茬改种不同科种蔬菜。同地块倒不过茬,应用抗重茬药剂NEB(恩益碧)进行土壤处理。二是清洁田园。蔬菜生产期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适时疏理掉下部(外部)老叶(枝),以增加大田通风透光能力。三是选地与施肥。蔬菜生产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充分熟化、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块。施肥上应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不施或少量补充化肥的原则[3-4]。施腐熟农家肥37.5t/hm2,配合施入过磷酸钙300~375kg/hm2、硫
4、酸钾150~225kg/hm2、保证全生育期供肥平衡。禁止使用硝酸盐类肥料(如硝酸铵、硝酸钾等)和医院、工业区垃圾等有污染的垃圾肥料及未发酵腐熟的人粪尿。在蔬菜收获前20d不得使用速效氮肥。在生长期结合苗情可适时进行叶面喷肥补充养分。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四是做好蔬菜健身栽培。每种蔬菜都有最适宜的生长季节,无反季节栽培设施的种植户,应严格按品种特性选择最佳播种期,不随意提前或延后,以提高自身抗逆力和产品品质。块根块茎蔬菜采用高垄栽培,叶类及其他蔬菜采用畦作(即“井”形),确保四周通风扩大边际效应,降低湿害和病虫害。蔬菜应采取抗旱式栽培,在充分排渍降湿条件下,严重干旱时应采取人工喷浇或
5、漫灌补充水分,防止大水漫灌和泼浇。同时,禁止使用工业废水、垃圾污水。3科学防治病虫害 发生病害和害虫集中危害的植株应及时拔除杀灭,并在原地立即撒上石灰消毒,减少传播源。蔬菜生长期间要广泛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杀灭和防止害虫进入。积极推广植物源农药,用苦楝树叶1.5kg捣烂加水2kg,过滤去渣后再加水40~50kg喷雾防治菜青虫、菜蛾。用20g大蒜或辣椒粉碎加水10kg过滤喷雾,防治红蜘蛛、蚜虫等。生物农药具有安全、广谱、高效不污染、易分解、无残留、持效长、对天敌影响小等特点,是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农药类型。杀虫药剂有Bt粉、阿维菌素、除虫菊酯、昆虫激素(米螨、抑太保、
6、卡死克等)。杀菌药剂有农用链霉素、农抗120、新植霉素等[5]。化学农药的使用是蔬菜病虫害大发生时所采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应把握“三准”(识别病虫准、选药准、防治时间准),避免滥用导致环境污染和残留。允许使用的化学杀虫剂有乐果、敌百虫、辛硫磷、杀虫双、杀虫单、吡虫啉,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克露、大生等。在蔬菜生产中,严格禁止使用的农药有六六六、DDT、氯丹、毒杀酚、五氧酚钠、三氯化螨醇、氧化乐果、蝇毒磷、高渗氧化乐果、增效甲胺磷、速胺磷、水胺硫磷、甲拌磷(3911)、带灭威、呋喃丹、铁灭克、灭多威(甘蓝除外)、磷化铝、普特丹、培福朗、汞制剂、除草脒等,包括含有上述农药的复配制剂。应严
7、格按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也应严格控制安全期,有机磷类(乐果、敌百虫、辛硫磷)在收获前20d禁用,吡虫啉、杀虫双、杀虫单在收获前7d禁用,生物农药在收获前3d禁用,其他在收获前10d禁用[6]。同一种农药在同一种蔬菜的生长周期内使用次数不得超过2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