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242014
大小:573.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1-25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_思乡怀人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乡怀人诗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人类诗歌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与亲友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而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也常常对远在天涯的游子和戍守边疆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我们把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叫做思乡怀人类诗歌。一、思乡怀人诗常见思想情感这类诗歌的思想情感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秋思》。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2、。如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杂诗》等。3、闺中怀人,表达思妇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抒发独守空闺的孤独和寂寞。如王昌龄的《闺怨》。4、征夫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二、思乡怀人的情感与哪些常见意象和特殊节日相关?特殊节日:除岁(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等常见意象: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鹧鸪——羁旅乡愁。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其他常见词语: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高楼:人在楼上或登
3、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天涯、他乡、孤灯、孤舟声音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1、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宦游不归;久戍边关。2、情感内容:思念亲友,羁旅之思,闺中怀人,征人思乡。3、常用的意象:月、燕、雁、宿鸟、菊兰杜鹃(子规)、笛、关山、书(鸿雁、尺素、双鲤)树(杨柳、桑、梓)等归纳三、羁
4、旅思乡诗常用手法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常用意象)月、雁、宿鸟、笛、关山、杜鹃书(鸿雁尺素双鲤)树(杨柳桑梓)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侧面落笔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抒情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相生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想象以景结情常见术语:景:萧条冷落、萧瑟悲凉、暗淡凄寒、幽寂清冷情:羁旅愁绪、孤独寂寞、凄凉哀伤、幽深的乡思、满腔的
5、离愁别绪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景?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09山东卷)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抓关键词句,领会主旨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江面空寂,暗示羁旅孤寂一写时令天气变化,一写作者内心情感的波动。看到红袖凭楼情景联想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回家,思家之情更浓。体验高考(1)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2006江苏卷)鹧鸪天(元)魏初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luán团圆)夜煮茶?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体验高考抓题目,品手法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
7、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著名的一个节日。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8、,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象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课堂练习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同意,“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发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