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2418
大小:568.5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7-07-15
《语码转换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码转换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目录一、引言二、语码转换与语言功能三、语码转换与语法隐喻四、语码转换与语义发生五、结语:语码转换与适用语言学一、引言语码转换是一种由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在同一交际片断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码(包括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的各种地区方言、社会方言等语言变体)的语言现象。一、引言请看下面两个例子:(1)NewZealand和澳洲完全不一样,澳洲是个美国和VictorianEngland的混合种,一股暴发户味道,又因为是个Continent,自然就arrogant,atthesametimecomplacent,NewEngland像英国,是个岛
2、,notbigenoughtobeeitherarrogantorcomplacent,butbeingcutoff,farfromeverywhere,thereismoretime,morespace,peopleseemtoreflectmore.Reflectioniswhatreallygivespeopleculture.(《傅雷家书》,p.333)(2)Intellectually我是纯粹东方人,emotionally&instinctively又是极像西方人。一、引言传统语言学将语码转换现象归入“言语”(langue,见Saussure1916[1957])或“语言使用
3、”(performance,见Chomsky1957)的范畴而很少予以关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码转换成了该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引言早期的社会语言学家们往往把语码转换看成是一种语言缺陷(如Labov1972)。但与此同时,Blom&Gumperz(1972)区分了“情景型语码转换”和“隐喻型语码转换”,并正确指出句内语码转换存在某种结构上的限制。从这以后,语言学家们开始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句法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等多种视角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一、引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Myers-Scotton(1993a,199
4、7[1993d])分别提出的“语码转换的标记性模式”和“母体语架构模式”,旨在阐释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和语法特征;Jake,Myers-Scotton,&Gross,2002;---Myers-Scotton(2002)结合乔姆斯基的“简约论”(Chomsky1995)对“母体语架构模式”进行修正,提出了接触语言学理论,以阐释其语法特征;---Halmari(1997)则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的管辖和约束理论,旨在探讨语码转换的句法限制;---Milroy&Muysken(1995)、Chan(2003)等从跨学科的角度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的多维度研究等。一、引言在我国,对语码转换的研究起步于2
5、0世纪90年代初。张正举和李淑芳(1990)、王德杏(1992)、祝畹瑾(1992,1994)等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当时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进入21世纪,何自然和于国栋(2001)、王瑾和黄国文(2004)、李经伟和陈立平(2004)等对之后国外从语用学、句法学及跨学科等角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更为系统、全面的介绍。一、引言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句法学、社会心理学等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专题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黄国文(1995)、刘承宇(1999)、刘正光(2000)、于国栋(2000,2001)等从语用学角度所作的研究,---刘承宇(
6、1998)、申智奇和李悦娥(2001)从社会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角度所作的研究,---许朝阳(1999)、王楚安和徐美彦(2005)等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所作的研究,---陈立平(2006)从句法学角度所作的研究,---陈治安和刘承宇(2001)等从跨学科角度所作的研究,等等。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以及语码转换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开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这一全新的视角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引人瞩目的成果,如:---王瑾、黄国文、吕黛容,2004,《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王瑾、黄国文,2004,《语篇基调与报章语码转换》;-
7、--黄国文,2006,《语码转换研究中分析单位的确定》;---曾蕾,2006,《投射信息中语码转换的人际与语篇意义构建》;---王瑾,2007,《语码转换的功能及其体现形式》;等等。一、引言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越来越倾向于把该理论看作是一种普通语言学、适用语言学(如Caffarel,Martin&Matthiessen2004;Halliday2006,2008;黄国文、常晨光、戴凡2006;黄国文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