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

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

ID:2623135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  _第1页
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  _第2页
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  _第3页
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  _第4页
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思想品德课“教”与“育”的认识摘 要:在高等教育中,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重任。高校开设的思想品德课是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与育的关系,培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育人;高等学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千百万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重任,在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那末,如何使这

2、门课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呢?一、问题的提出思想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开设这门课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修身成才;从课程的理论和知识中,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提高综合素质;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自我修养。高校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一直是很重视的,按照德育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任务。

3、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令我们感到不轻松,这些问题主要有:精神空虚,缺乏为国家振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道德情感冷漠,自私自利,缺乏基本的正义感;道德意志不坚定,缺乏遵守道德规范和实践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还有一些学生内在精神世界严重失衡,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在学校里逃学、考试作弊、不遵守公共秩序等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分学生并不缺乏对道德观念的认识,他们非常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在评价他人的时候,说的条条是道,只是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观念相悖。诚然,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社会上的

4、不正之风,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对学生的影响确实不可小视。但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德育教育还不到位。不能否认,今天的高等教育过于“功利化”,许多人把高等学校当作就业求职的跳板,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人的崇高情感的培养较为淡漠。久而久之,在部分学生中淡化了理想,滋长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那末,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今天所说的教书育人,就是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向学生“传道”,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心灵和理性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基础,是核心。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教与育的关系,即注重“教

5、”,即对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育”,即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的熏陶,使人类优秀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品格、气质修养。“教”与“育”相辅相成,才能拉近学生与思想品德课的距离,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中所持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道德行为规范。二、“教”与“育”的运用耕耘的目的在于收获。作为教师,播撒种子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使种子开花结果,这是一个方法问题。如何使“教”与“育”有机地结合,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教育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把握

6、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政治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科学伦理问题。因此,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伦理、精神相协调的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所关注的共同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人生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立、自尊、自强的精神,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7、二是具有针对性。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教师应广泛地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文化背景以及关注的热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区分对象,把握层次,有的放矢。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使学生达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三是体现渐进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的思想品德课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它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几节课就能解决的。因为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品德修养的自觉性,需要经常的“反思”和“内讼”。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人的道德

8、认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演化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古人云:“每日三省吾身”。要结合实际,逐步启发学生发自内心的自律,深刻反思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