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207102
大小:1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加减导学案(无答案及解析)(新版)沪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有理数的加法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习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算术运算的学习过程,提出具体问题:在下列问题中用负数表示量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1)某人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又向前进了3米;
2、 (2)某地气温第一天上升了3°C,第二天上升了-1°C; (3)某汽车先向东走4千米,再向东走-2千米。 紧接着,回答: (1)某人两次一共前进了多少米? (2)某地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多少度? (3)某汽车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千米?这些数中出现了负有理数,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引出课题.二、自主探究1、(引例)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
3、共向西走了米。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如图所示: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米,写成算式就是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①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②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③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米。写
4、成算式就是2.探究:教科书第17——18页的内容,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3.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三、归纳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2)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四、新知运用: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1、自主学习教科书18页例1、19页例2(略)2、课本P19练习五、拓展延伸:1、用“>”或“<”号填空:(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2
5、)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3)如果a>0,b<0,
6、a
7、>
8、b
9、,那么a+b ______0;(4)如果a<0,b>0,
10、a
11、>
12、b
13、,那么a+b ______0.2、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
14、a
15、与
16、b
17、表示a与b的和:(1)a>0,b>0;(2)a<0,b<0;(3)a>0,b<0,
18、a
19、>
20、b
21、;(4)a>0,b<0,
22、a
23、<
24、b
25、.3、已知│a│=8,│b│=2;(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六、小结与反思(1)本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应用时应注意
26、的哪些问题?(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 )(3)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哪些? 有理数的减法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3.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学习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学习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1、探究:某地某年2月3日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4℃.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如何计算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
27、编辑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154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二、自主探究1、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差+减数=。2、请你与同桌伙伴一起探究、交流:由上两例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3、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1—(—3)=,—1+3=,所以—1—(—3)—1+3;0—(—3)=,0+3=,所以0—(—3)0+3;三、归纳总结(1)法则:(2)字母表示:四、新知运用:例3略例4略五、拓展延伸:1、计算:(1)
28、(-37)-(-47);(2)(-53)-16;(3)(-210)-87;(4)1.3-(-2.7);专业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