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

ID:26162941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5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_第1页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_第2页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_第3页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_第4页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高考制度恢复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来高考语文命题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到目前“3+2”已呈现出稳定性和模式化特点,这足以说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特别命题的理论指导意向非常明确:“选拔能力比较强,而不是仅会死记硬背的新生”,“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1997年《考试说明》)。但是,高考是非常复杂的社会行为,试题的“选拔”功能和“指导”功能要接受教育实践的检验。如果我们以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作参照,将此与当前大学生语文实际水平、中学语文教学现状、高考阅卷评分联系起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高考意图通过试

2、题进入实践以后在某些方面背离了理论的初衷,甚至走向了反面。所以,当我们充分看到20年高考主流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尚存在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事实:之一,本来大学生都是经过了高考严格选拔的佼佼者,为什么社会普遍对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满意,为此,《人民日报》《文汇报》都曾专门发表实况调查文章,《中国教育报》也曾向社会发出呼吁,组织过全国性大讨论。之二,“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喊了几年,为什么“题海”战术屡禁不止,学生负担依然如故,为什么有些学校有的教师放弃阅读、写作训练,急功近利,反复大搞基础知识拉练,天网恢恢,“密”而不漏,什么字音

3、300例,字形300例,什么标点100题,修辞方法100题,什么文学常识500条,文体知识200条,古文化知识400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居然在高考中屡屡受益。之三,语文界知名专家学者不止一次指出,为什么“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在高考中反而得不到高分”(于漪),为什么“学生在语文课上花了大量时间学到的知识,除了用于对付考试外,实际上都是些基本无用的”(钱梦龙)。以上现象,如果完全归咎于高考命题,那是不公道的,因为它左右不了“应试”的形势,但是也不能说与语言知识题的误导和高考命题效度、信度的部分失真没有关系。一、对语言知识能力作大量静态低

4、级考查,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语言知识”作为高考考查的内容,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增加的。“文革”前只考一篇作文,文科加试古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当时社会、学校的反映是良好的,学生的语文水平相比现在也是较高的。为什么由只考一篇作文变为考语言知识和写作两大部分,而且基础知识题占60%,作文仅占40%呢?停课闹“革命”,祟尚交白卷的年代,学生最起码的语文知识尚不具备,何谈综合表达?这种高考命题的“倒退”无疑是一种战略性过渡调整。当然,经过20年的发展,语文高考命题也不断改革,按其实质变化较大的是现代文阅读、作文、应用文

5、修改和文学鉴赏。1984年章熊先生创立了现代文阅读考查题型,解决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难题,开拓了一方新的天地。写作由考查较低层次的表达能力,如1978年的缩写,1979年的改写,1980年1981年的“读后感”,发展到现在的一材多用,多材结合,一大一小,多种文体、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考查形式,逐步实现了高层次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美中不足是所占总分比重仍然是40%)。文学鉴赏也由1993年对王维一首诗所描写的一个民间传统节令的理解判断,由最初级的诗歌鉴赏,逐渐发展为对诗、词、曲字句的赏析和意境的鉴赏评价,由1993、1994、1995年的一

6、题,变为1996、1997年的两题,由1993年的一首诗,变为1997年的两首诗。这些变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现代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了综合能力。相比之下,语言知识题,虽然也逐渐靠近实际应用,但实质性变化不大。纵观语言知识部分,考查的能力主要是识记、理解、应用三种,而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也都是单项静态的,不属综合性理解和运用。如:标点,某个实词、虚词的使用,填词语、句子衔接等,至于字音、字形、字义、文学常识、古文化知识等,那纯粹是识记了。由于语言知识能力层级较低,又是单项考查,所以,命题除形式之外,在能力发展的要求上变化的空间很小。

7、所谓考查形式的变化主要是指标准化命题的引入。如果把高考测试只看作一项社会性任务的话,标准化命题无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究竟标准化命题符合不符合中学语文教学规律,能不能选拔出高质量的新生呢?实践已经证明,标准化命题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命题点多、面广,知识量增大,使学生本来够重的负担更重;学生动笔写的机会少了,文字表述能力下降;助长了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四选一”限制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现成答案的设置,使学生的思维程序扭曲、“短路”,思考问题习惯于或以结论作前提进行逆推,或放弃过程,只在四个答案中作简单比较,

8、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也不可能选拔出高水平的人才。纵观现行语文高考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应用文修改、写作,已经都涉及到了语言知识的考查。1991年全国普遍实行了省级会考,已侧重考查到学生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