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ID:26149177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_第1页
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_第2页
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_第3页
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_第4页
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吴品飞 李伟刚 陈汝岱 陈惠康 顾勇劲[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5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占45.61%;恶性肿瘤性肠梗阻占22.80%;嵌顿疝性肠梗阻占14.04%。1例因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恶化而出院,5例好转出院,其余的5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粘连和恶性肿瘤性肠梗阻是位居前两位的肠梗阻类型,采取一些措施以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是有必要的。单纯性肠梗阻发展

2、为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加强病因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时机;病因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因复杂,病情多变,进展较快,在外科临床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因急性肠梗阻收治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57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57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16~87岁,平均63.3岁。有腹部手术史27例。本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

3、排便。腹部体征有腹膨隆、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或肠鸣音减弱消失。腹部立卧位平片可见液气平或肠腔明显扩张。  1.2方法  本组病例均行剖腹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分别行肠粘连松解、肠切除、肠扭转复位、肠造口、肠短路、肠腔切开取石、肠腔减压、疝修补等相应的术式。  梗阻病因本组肠梗阻具体病因见表1。  表157例肠梗阻病因    从上表可以看出,肠梗阻病因中位居前三位的是粘连、肿瘤和嵌顿疝。26例粘连性肠梗阻中粘连成角、扭转15例,粘连束带压迫6例,肠管粘连成团4例,粘连带致内疝1例,其中22例为腹部手术后粘连。13例肿瘤

4、性肠梗阻中原发结、直肠肿瘤8例,胃癌术后腹腔广泛转移压迫4例,胆囊癌合并横结肠转移梗阻1例。8例嵌顿疝性梗阻中4例为闭孔疝,2例为股疝,2例为腹内疝。4例肠扭转中小肠扭转2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  2结果  57例患者中痊愈出院51例(其中1例闭孔疝患者术后半年复发,经再次入院手术后治愈),5例好转(肠梗阻症状好转)出院,1例肠系膜直动脉阻塞患者因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恶化,家属坚决放弃治疗而出院。3讨论  3.1病因分析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

5、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各型肠梗阻的病因构成近年来有明显变化,由嵌顿性外疝引起者相对下降,而粘连性肠梗阻跃升首位,肿瘤性肠梗阻的比例也有明显上升。在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疝、粘连、套叠是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分别占28.6%、19.7%和16.3%,而癌性梗阻相对较少,仅占2.9%位居第七位[1]。70年代以后肠粘连成为首要病因,恶性肿瘤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而腹外嵌顿疝逐渐减少。这一变化与我国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后多数腹股沟疝患者早期施行了修补手术、腹部手术大幅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有关[1

6、]。  本组57例肠梗阻中,粘连和恶性肿瘤性梗阻是主要原因,分别占45.61%和22.80%,位居前两位;嵌顿疝占14.04%,居第三位,其中腹外疝仅6例,占10.53%,这一病因排位与文献报道相符。本组26例粘连性肠梗阻中22例明确为腹部手术后粘连所致梗阻,占38.60%。可见,腹部手术后粘连引起的肠梗阻确实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一类肠梗阻。因此,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因粘连性肠梗阻而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着更为实际的临床意义。我们体会有以下几点措施对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

7、具有一定的作用:①手术过程中操作要细柔,防止采用撑、推等钝性剥离的手法分离粘连的肠管,尽量避免大块结扎组织及将肠管提到腹腔外操作;②防止手套上的滑石粉、纱布屑等异物存留在腹腔中;③尽量避免使用不吸收的缝线或其他材料;④防止消化液外溢污染腹腔;⑤彻底止血,取尽血凝块,术终时,用大量无菌等渗液水冲洗腹腔(不存留在腹腔内)尽量清除腹腔内已存在的异物与渗出物,包含已分泌至腹腔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将有利于减轻肠粘连的程度[2];⑥留置引流管时防止直接接触肠壁,尽可能用大网膜隔开;⑦术后留置防粘连药物于创面上有一定的效果;⑧术后早

8、期下床活动,尽早进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如无禁忌,可以使用新斯的明、红霉素等药物促进肠蠕动恢复。本组肿瘤性梗阻中原发结、直肠癌梗阻8例,占14.04%。是仅次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类肠梗阻。这与人们饮食生活习惯及环境改变致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上升有关。而据文献统计结、直肠癌患者会有8.8%因合并急性结肠梗阻需急诊手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