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98410
大小:126.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课次内容名称教材对应范围授课时间第7、8周1《石钟山记》章节页次授课方法讲授340—43授课时数4教具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的1.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三个自然段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2.学习并掌握本文涉及到的文言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2.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难点处理方法朗读、分析、讨论复习提问课外作业题号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教学步骤: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
2、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
3、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苏轼才华横溢,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豪放天成,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附记6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
4、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三、写作背景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
5、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四、石钟山简介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在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在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
6、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五、疏通词句1.字词正音: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2.通假字:⑴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通叩,敲击⑶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⑷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3.词类活用:(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名词用作状语,乘船)(2)事不目见耳闻(目、耳:名词用作
7、状语,用眼睛……用耳朵)(3)微风鼓浪(鼓:名词用作动词,振动,吹动)(4)而此独以钟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4.特殊句式:(1)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古汉语宾语前置的情况大致有三种,第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上例。第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6微斯人,吾谁与归”。第三,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常用“之”、“是”等词把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如“唯利是图”。(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加点部分为定语后置的形式。再如“马之
8、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六、课文分析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前人姓名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