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8137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替米沙坦在老年性高血压病中的治疗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替米沙坦在老年性高血压病中的治疗作用【关键词】替米沙坦 【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替米沙坦的长效降压效果,持续时间,安全性,耐受程度及副作用。方法本次采用口服替米沙坦对200例高血压患者(Ⅰ级高血压患者52例,Ⅱ级106例,Ⅲ级42例)进行临床观察,用药8周为一疗程。结果显效104例,有效8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5%。替米沙坦可有效维持24h的降压作用,昼夜降压差异无显著性,且不影响生理节律变化。原有心绞痛患者,服药后发作症状、持续时间及次数明显减轻、减少、缩短;心律失常发作频繁者发作频率减少;心功能不全者改善1级16例,2级7例。治疗过程中对肝脏及
2、肾脏功能、血糖、血脂无影响,无停药反跳现象,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替米沙坦对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作用持久、缓和,对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明显降低作用,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新型长效制剂。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替米沙坦 高血压为一种原发性疾病,选用理想的降压药物治疗为良好的治疗途径,本次选用替米沙坦对2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对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评估,结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病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42例,女58例;年龄50~82岁,平均58岁;按mHg。1.2治疗方法本次患者均经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
3、压药物治疗后疗效欠佳或因药物副作用换为替米沙坦治疗。治疗前测患者右上臂坐位血压,测心率、心律,且停用正在使用的降压药物及可能对血压造成影响的药物,替米沙坦片40mg每日口服1次,降压效果欠佳时,第2周加量,80mg/d,早晚间隔12h服药,服药后前3天每日早晚9时测血压1次,200例患者全部进行美国太空公司90217型动态血压仪监测,并于2周后再进行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用药前后的降压谷/峰(T/P):按关于谷/峰比值测定的建议[1]。做超声心电图,心脏三位片,心电图,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作为对照。1.3判定标准根据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mm
4、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2结果 2.1降压疗效本次患者服药后3天内血压无明显下降,第1周血压达最低水平,至疗程结束时收缩压平均下降25.6mmHg,下降率为17.2%;舒张压平均下降16.8mmHg,下降率为16.8%;收缩压/舒张压的T/P值分别为69%和73.3%;且有效的维持24h的降压作用,昼夜降压幅度差异无显著性,但不影响原有血压的昼夜生理变化。2.2合并症疗效原有心绞痛者27例,服药后发作症状均明显减轻,其中21例症状无发作;心律失常者25例,发作频率明显下降,8例恢复正常心律;心功能不全者改善Ⅰ级者16例,改善Ⅱ
5、级者7例。部分心电图缺血程度有所改善。心脏B超显示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增强,心脏三位片示治疗后,心功能不全者肺淤血减轻24例。2.3副作用本组患者服药后9例出现咳嗽,头痛,头晕,恶心;3例出现腹痛,腹泻,疲劳;2例关节痛。随着剂量增加副作用有所增加,但患者均可以耐受,且没出现耐药现象,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副作用明显减轻,绝大多数患者副作用消失。治疗过程中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心率无明显变化。肝功能、肾功能及血糖血脂前后无明显改善。3讨论 高血压病需要长期的降压治疗,降压药物需作用持久,效果稳定,不引起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对肝功能,肾功能无损害,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6、。降压治疗是以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目的。替米沙坦是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竞争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I)受体结合而阻断其作用,而发挥降压效应。基础实验证实:替米沙坦可高效地、特异性阻断ATI,不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其他方面,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或ATⅡ受体的其他亚型,半衰期长,可以每天1次服用[2]。该药具有缓和持久的降压效果,起效平稳,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不受食物影响。心脏局部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3],长期应用替米沙坦,血浆AngⅡ水
7、平升高。血浆和心血管组织中醛固酮降低。血浆和心血管组织没有醛固酮逃逸现象,对减轻心衰有明显疗效,对高血压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可改善预后。众所周知,清晨血压上升与此时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有关,替米沙坦每日1次降压效果保持24h,尤其是在夜间及清晨低血药浓度时降压效果仍能维持,从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4]。替米沙坦对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均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理想新药,该药疗效确切,药效持久,用药剂量小、次数少,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