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

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

ID:26080193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_第1页
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_第2页
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_第3页
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_第4页
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唐代的书法艺术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唐代应该说是书法的繁荣昌盛时期。.L.唐代建国初年,书法就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唐太宗在制定政治制度时,非常重视书法,他设置弘文馆,让文武百官的子弟们入内学习,命虞世南、欧阳询担任指导,他在科举制度上选用楷书劲优美的人才,无疑这些措施对当时的书法发展起了极大促进作用,唐太宗朝的书法理论沿袭六朝的遗风,到武后朝,就涌现了一批书法论著,例如,李嗣真的《书品》、《书后品》,孙过庭的《书谱》等,这些著作虽然继承了前人的理论,但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在开元、天宝、时代,出现了博

2、学的张怀讙,他的长篇论著是《书断》。唐后期,书论著作很多,出现了大量传授笔法技巧的著作。唐代堪称书法理论的著作很多,但在后半期流行的大都是这类笔法传授或与之近似的著作。  唐代从开元、天宝开始,书法领域开始有了创新,首先出现了张旭,他善于乘酒兴书写狂草,而且依据新的思想自创书写技法,使传统的书法为之一新。继而又出现了颜真卿,还有仿效张旭、向狂逸方向发展的怀素。在唐代后半期,这一流派经过五代的杨凝式,被北宋的士大夫们所继承,与此相应地又形成了更新的理论。这一时期的书法理论资料,大多是晚唐的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下来的,韦续所辑的《

3、墨薮》也有很好的记录。  虞世南的书法论著有《书旨述》,《笔髓》和《劝学编》,《书旨述》是用传授技法的形式写成的,其内容是解说书法字体的源流,阐述书写技法的奥妙。《笔髓》一篇诗分为原古、辨应、释真、释行、释草、契妙、劝学七部分,也是用传授技法的形式写成的。  欧阳询的书法论著有《传授诀》和《用笔论》,此外还有《八法》、《三十六法》,其内容多是在技法上提倡自然中和的精神,和唐代中、晚期出现的传授技法著作是同属一种类型的。  褚遂良的《右军书目〉是一部内府所藏的王羲之法书的目录,不是书法理论著作。  唐代以前,汉字的各种书体都大致成

4、形,各种旧的书体(古文、大篆、小篆、八分等)只限于特殊的用途,新的隶书体(相当于今天的楷书)还有行书、草书是通行文字的书写样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汉字的字形,六朝以来尚没有统一规定规格,还流行着许多异体文字,即正俗通三种(正确字、通用字、俗字)之别,如床(俗)牀(正),庄(俗)、莊(正)。开元时期,李阳冰校刊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三十卷开始流行,书中对篆字下面标注了隶书,被称为开元文字。  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张怀瓘是唐代书法界学识最为渊博的人物,他撰写了《书品论》、《书断》、《树谷》、《书议》、《二王等书录》、《文字论》、《六

5、体书论》、《评书药石论》等,其中的《书断》分上、中、下三卷,是张怀瓘的代表作。此书上卷论述十种书体的源流,即古文大篆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中、下卷分别品评了古今书法家约一百二十人,总体上分成神妙能三品,具体又依书体分了细类。所谓神品是指书写技巧及其精熟,达到了神秘的境地,也就是进入了心手合一的境界,它不是靠人的智能或勤学苦练所能获得的。所谓妙品,是指以精神,也即心灵取胜的作品;所谓能品是指以技巧,也即以手取胜的作品。神品是单纯依靠智能或勤勉都达不到的境界,智能是指精神的活动,勤勉则是技巧上的努力,他将精熟这二者而达到入

6、神的境地,置于最高位,他的这种观点,在其所著的《书议》也有论述,其中谈到天性和习学,说如将天性放在首位,作品就有了风神骨气;如将习学放在首位,作品就是以妍美功夫取胜。在二者之中,他认为有风骨的作品更高一等。  谈到唐代书法理论的古典派代表作,应首推孙过庭的《书谱》。孙过庭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经高宗朝而活跃在则天武后朝的垂拱年间(685-688)。当时,唐太宗崇尚王羲之的影响还未减退,孙过庭也将代表东晋人士的王羲之的书法,推崇为书林中最理想者而加以景仰,但有感于当时古典书法的渐趋衰微,因而精心撰写了《书谱》这部著作,

7、目的在于让时人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真谛所在,同时,他也为形成新的、正确的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过庭首先继承六朝书法理论的方法,举出了书法史上的四贤,即汉代的张芝、魏代的钟繇、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在四贤之中,他认为王羲之兼有张、钟二家之长,王献之又不如王羲之,因而评王羲之为第一。而且,对于王羲之书法为什么那么卓绝超群,他也有很详尽、深刻的理论阐述。他从书品、书体、书写技法以及具体的学书方法,包括一些细微的方面,都作了全面的论述。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其他书法理论著作都不能与之相比。他认为王羲之的书法,精妙之作多出于晚年,原因是其

8、晚年思虑非常通达,心境也和悦平静,不激不厉,因而风格自然深远。这就是所谓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妙境,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庖丁解牛匠石运斤那种入神的境界。在《书谱》中,有很多地方论及人的情性,他所恪守的是崇尚典型的传统书法理论立场,自然也包括重视情性,这一点也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