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ID:2606201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_第1页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_第2页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_第3页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_第4页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作者:李楠,段银钟,耿春艳,何玉宏.L.编辑。【关键词】上颌  Earlyfunctionalmandibulardeviationcorrectedbymaxillaryexpansion  【Abstract】AIM:Toconfirmthatthecorrectionoffunctionalposteriorcrossbitethroughmaxillaryexpansionisassociatedandibulardeviation.METHODS:Sixteenunilateral

2、crossbitepatientsofmixedandearlypermanentdentitionsandibularasymmetryaxillaryexpansion(QuadHelix).Posteroanteriorcephalometricanalysisent.Alldataaxillaryexpansion,theasymmetryofbilateralmandibleimprovedsignificantly.Thebilateralmandibulardifferenceoftotallengthdecr

3、easedremarkably(P<0.01).Thebilateralmandibulardifferenceofbodylengthalsodecreased(P<0.01).CONCLUSION:Earlytreatmentofunilateralcrossbitebymaxillaryexpansionimprovesearlyfunctionalmandibledeviation.  【Keyandibulardeviation;craniofacialasymmetry;archexpansion  

4、【摘要】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16名,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的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下颌骨两侧结构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下颌骨两侧综合长度差亦减小(P<0.01),两侧下颌体长度差明显减小(P<0.01).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

5、颌牙弓,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的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单侧后牙反牙合;下颌偏斜;面部不对称;扩大牙弓  0引言  混合牙列和早期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绝大多数患者伴有下颌偏斜,上下中线不齐.有学者[1]认为早期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偏斜大部分属于功能性偏斜,当采用扩大上颌牙弓矫治后牙反牙合后,下颌功能性偏斜可得到纠正,颜面不对称程度也可改善[2].我们采用慢速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对治疗前后下颌骨对称性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上颌扩弓纠正早期下颌偏斜的良好疗效. 

6、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门诊患者16(男7,女9)例.混合牙列期6例,早期恒牙期10例.患者年龄9~15(平均12.6)岁.选择标准:汉族,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颜面不对称,颏部偏斜,下中线偏斜.无正畸治疗史、面部外伤史及可导致颜面发育性不对称的疾病.  1.2方法  1.2.1矫治设计上颌采用QuadHelix扩弓.单侧后牙反牙合纠正为扩弓结束的标准,对于伴有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可以在扩弓的同时纠正.  1.2.2头影测量分析扩弓前后的头颅定位后前位片

7、(PA)均由同一放射技师在相同条件下投照,并利用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径及冠根长的对称为参考,尽可能减小放射投照因素引起的误差.由同一名医师在一连续时间内完成头影描记图,并在每张图上确定下颌骨的标志点,正中结构标志点2个(ANS:鼻棘中点,Me:颏下点),2对双侧对应标志点(Go:偏斜侧下颌角点,Cs:偏斜侧髁突顶点;Go′,Cs′为对侧同名标志点,图1).  2结果  2.1扩弓前两侧Cs,Go至ANS距离两侧Cs,Go至ANS的距离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1).表1扩弓前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

8、(略)  2.2扩弓前两侧下颌骨结构线距两侧升支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颌综合长度,下颌体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2).表2扩弓前两侧下颌骨结构线距差异(略)  2.3扩弓前后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比较治疗后偏斜程度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