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ID:26027349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4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韦纳的归因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并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动机理论。运用伯纳德·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针对目前部分在校大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现象,制定了成败归因调查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其不当的归因方式有关。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归因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归因,以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关键词:学习动机;归因理论;大学英语  由于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毕业生就业机制的逐步完善,近几年许多高校已改变了以往英语四级考试合格证与本科毕业证相联系的

2、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英语学习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就此失去了学习动机。此外,英语语言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以兴趣为支撑点进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积累,而部分同学在长期苦学仍看不到效果的情况下慢慢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为了改善这种消极的学习状况,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尤其是提高那些在刚入校时就因为英语基础不好而被分到较差班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笔者根据归因理论制定了成败归因调查表,通过此调查表使学生们看到了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通过研究表明,正确积极的归因会使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其学习

3、行为的坚持性会更强,同时更加愿意应对学业上的挑战。    一、归因理论概述    1.三维度八因素模式  所谓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1]。最早的归因理论是在195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F.HEider)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有两类需要,即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控制的需要[2]。  之后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沿用了海德的理论并加以完善和丰富,于1972年提出了三维度的归因模式,即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3]。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

4、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这一关系可用图1表示。      2.归因理论对行为动机的影响  韦纳(B.Weiner)认为,每一维度对个体的行为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将失败归因于

5、不稳定因素,也会让人愤怒。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地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太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令人绝望。因此概括地说,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时是最大的问题,会使人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而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可控因素时会对行为者产生更多的激励作用。    二、归因特点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相关性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学习动机直接对学习者起促进作用,与学习结果互为因果。一定的学

6、习动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把“要我学习”的被动局面变成“我要学习”的主动局面,深深影响学习的结果;而学习一旦成功,其结果(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掌握,求知欲、自信心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和提高)则大大满足了个体的各种社会需要(如求知、自尊、获得他人的赞扬等),并促使个体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当做一种新的迫切的需要,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4]。  通过归因理论恰好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个体的期望和情绪体验是如何影响其学习动机的。如果学生将英语考试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稳定的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

7、因,那么,他们会对自己将来的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并会继续争取下一次成功。相反,如果学生将英语考试的失败归因于基础太差等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原因,认为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无济于事,那么这种归因模式会对个人的学习能力产生消极影响,并削弱学生以后对英语学习的更高追求[5]。因此,笔者以两组入学时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参加同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作为具体的调查目标,来确定他们是否因为归因的倾向性不同而导致学习动机的缺失。    1.调查对象及使用方法  以2005年入学的东北大学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1班共45位同学,为入学时的英语一级班(基础相对较差),2班为普通班

8、,共有120位同学。虽然两个班的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好坏有所不同,但是上课时所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