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76503
大小:7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解放空间还原学生的创造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放空间——还原学生的创造力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张梦[摘要]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由此,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由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可知,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才能够令学生得到更多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中的“解放空间”为基点,将小学数学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计算课、图形课、概念课为例,通过介绍四大空间的解放,即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的生成空间、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生的想象空间,阐明其对学生创造力还原及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更快、更好地还原学生应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习得、掌握和提高学习能力。[关键
2、词]六大解放解放空间创造力还原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此六大解放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此六大解放相较而言,空间的解放显得尤为容易被忽视,如何积极、有效地拓展和应用也是一大难题。把学生“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这是陶行知先生关于解放空间的阐述。他坚信,空间放大了
3、,才能各学所需,各尽所能,“使他们的歌声,在宇宙中飘荡”。现行教育环境下,“解放空间”主要指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生成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将这“四大空间”的解放执行到位,选择合适的应用策略,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学习能力,是值得商榷和探究的重要议题,积极、扎实地践行这一解放,更能够对课堂教学,乃至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一、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各种形式挤占学生的学习空间,要把空间还给学生。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多以“讲”来灌输知识。而在现今“三环四学”7教学模式下,应将预设的问题经过“整合”,把所有课堂中应提的
4、问题归纳为一两个中心问题作为导学单中的问题。另外,应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对于学习环节中的质疑大胆提问,并且由提问学生以外的同学试着解答,未能解决时,再由教师引导和小结。(一)合理设计“导学单”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设计时,安排的导学单问题如下:1.阅读书本83页、84页。2.书中介绍了几种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分别是按照什么分的?分得的三角形的名称是什么?你又是怎样进行验证的?(验证方法:用直尺、三角板比一比、量一量;用手折一折)。3.指一指、说一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找一找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4.你还有什么疑问
5、?导学单的设计,将教师预设的提问综合为两个大问题,另外安排学生提出疑问的空间。首先,导学单的设计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课要“学什么”,即知晓本课的学习重点。其次,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将问题一一汇报、小结,击破各个知识点,在“怎么学”这一方面做到了“快、狠、准”。最后,安排学生将质疑力和创造力在课堂内展现出来,即让学生在学完知识点以后进行提问。这样安排教学环节,不仅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质疑放在了不亚于教学重难点的位置,鼓励学生提问并帮助解答,为学生创造力的养成提供了先决条件。(二)巧用“生成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生成资源”应该需要得到更有效的巧用,特别是
6、通过学生的提问,将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拓展。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篮球架是三角形的形状?”“为什么将等腰三角形两条相等的边叫做腰?”“等腰三角形有没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7第一个问题,说明该学生并未将上一课时《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掌握扎实。由此,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纠正和补充。第二个问题,由于数学较语文而言抽象许多,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教师可作适当解释帮助理解。第三个问题,则是教师设置的本课的另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巧用这个“生成资源”,在第一次按角、按边分类,了解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7、形的基础上,安排第二次分类,也就是在既考虑边的特点,又考虑角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最终得出一个最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自由提问环节可以发现,学生或是并没有掌握上一课时的知识点,或是并不理解书中的概念,或是真正有创造性地涉及了更高层次的知识点。但无论是哪一种问题,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平台。二、解放课堂的生成空间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