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ID:25966611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1页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2页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3页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4页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比较研究-->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银行的市值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多元化,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背后,商业银行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同样引人关注,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之外,不断涉足资产证券化、资金通道、投资等业务,将大量业务转移至表外,造成了银行风险的提高。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再到最近国内银行的“钱荒”,长期银行隔夜拆借和短期利率产生了严重的倒挂现象,都在提示我们要加强对银行风险的控制和监督。而商

2、业银行信息披露又是实现对银行风险监控的有效途径。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是由于银行大量参与次级贷款相关的衍生工具交易,而投资者对此并不知情,最终导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贝尔斯登被收购,危机波及全球,并大大改变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复杂。金融领域的一个微小波动和差错都有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造成轩然大波,迅速波及全球并摧毁整个金融系统。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经济体系的中坚力量,是资金融通的重要平台,汇聚了社会经济的各种风险。如果银行系统出现问题,将会导致风险以辐射的形式迅速波及实体经济,导

3、致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运转出现问题,公众信心瞬间土崩瓦解,社会经济流动性枯竭,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所以银行所要承担的风险更为巨大,理应受到更为严厉的监管和制度约束。而对于上市商业银行来说,银行被要求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披露与其风险有关的重要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来帮助利益相关者和投资者全面了解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控制的全貌,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1.2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采用调研的形式,调研对象为国内上市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从2003年到2012年的年报,包括其中8家银行在H股上市的年报。利用编制的信息披露调查表,对银行的年报进行评分,从评分结果中计算

4、出信息披露水平和项目披露比率两个数据,在不同银行间进行比较,从而了解目前我国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接下来,结合深化改革新形势下金融市场化的趋势,分析未来我国银行业将面临的挑战,再针对银行信息披露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研究:首先,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从理论和实务层面探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意义和重要性,并结合巴塞尔协议总结概括信息披露的国际要求和规范,以及国内对银行监管的法规要求。其次,编制银行信息披露的调查表。深入了解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信息披露调查的具体内容,并总结归纳银行风险管理的框架及方法,以及我国商业银

5、行和监管的具体实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目的是为了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设计调查表以衡量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状况。然后,根据编制的调查表对银行年报进行评分。通过笔者阅读银行的年报,若银行披露了调查表中的某一项,则在该项目记为“1”,否则记为“0”。如,工商银行在2012年的年报中披露了“普通股数量”,则在调查表中标记为“1”。在评分的过程中,为了消除个人主观的偏差,将不断对已进行评分的项目进行回溯调整,保证评分的标准一致性。接着,对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进行比较。在获得了各家银行的评分数据后,计算出各家银行的信息披露指数,和单个项目的项目披露比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

6、比较主要探究不同性质间银行信息披露的差异,如本研究中比较了国有四大行与其他银行的差异,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的差异,以及A/H上市银行在两个市场信息披露的差异;纵向的比较主要看近十年来银行信息披露的发展情况。......第2章国内外研究综述2.1国外已有文献的研究情况自从1929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爆发以来,美国于1933年通过了《证券法》,其中首次确立了信息披露制度,并且在附件中列举了发行人必须披露的详细内容。国内外学者就对信息披露的原因、信息披露的方法和效果质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研究中不断改进信息披露制度,进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和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自《1933年证券法

7、》实施以来,学者就对该法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支持者吸取1929年大萧条的惨痛经验,认为政府应干预市场上的筹资人,要求他们披露企业的经营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Louis.D.Brandeis,1934)[1];而反对者依然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市场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对政府通过信息披露来干预自由市场。二战后学者们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信息披露对证券市场的影响。G.Stigler在1964年对比了二十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新股价格的变化,认为证监会的规定没有起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2]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