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

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

ID:2592914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_第1页
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_第2页
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_第3页
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_第4页
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益胃萎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研究论文..张建珍,何庆勇,张誉清【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萎安汤;胃复春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之一,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特征,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2004-2006年,笔者采用自拟益胃萎安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收治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6例,均为门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33~59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5年;伴肠上皮化生27例,.

2、.伴异型增生21例,伴幽门螺杆菌(HP)阳性23例。对照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31~68岁;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12年;伴肠上皮化生25例,伴异型增生18例,伴HP阳性19例。2组一般情况和治疗前病情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四次学术交流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消化系统或其它脏器严重疾病者除外。1.3治疗方法治疗组:予自拟益胃萎安汤加减。基本方:蒲公英2

3、5g,柴胡、川芎、香附各9g,赤白芍各15g,党参12g,茯苓12g,白术9g,当归12g,牡丹皮9g,丹参9g,枳壳9g,神曲20g,麦芽10g,黄芩、黄连、白花蛇舌草各30g,炙甘草5g。加减:嗳气去党参,加旋覆花;泛酸嘈杂加海螵蛸、煅瓦楞子;口干、便秘、舌红属胃阴虚者加石斛、玉竹;倦怠乏力、面色少华、便溏属脾虚者加黄芪;口苦、苔腻属脾胃湿热去党参、川芎、白术,减白芍药量,加茵陈、连翘;上腹疼痛固定,反复发作,舌黯或紫属胃络瘀阻者加延胡索、路路通;夜寐不安加夜交藤、酸枣仁。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1h后温服,定期随访。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每日

4、3次,每次3片,定期随访。2组均门诊随访观察6个月。1.4观察项目①临床症状:胃脘胀痛、疼痛,嗳气反酸,饮食减少,胃中嘈杂及舌象、脉象等;②胃镜与病理学检查;③HP检测。1.5疗效标准临床及病理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

5、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学检查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④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1.6统计学方法采用SAS6.1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总体疗效比较用“行无序、列有序的单向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2结果(见表1~表5)表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同)。表22组患者胃黏膜腺体萎缩疗效比较(略)表32组患者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疗效比较(略)表42组患者胃黏膜异型增生疗效比较(略)表52组患者胃黏膜HP检测情况比较(略)3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因临床

6、表现特点不同,分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在治法上,笔者以解热凉血、和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化积为主要治法。通过临床观察,笔者发现用益胃萎安汤加减组的总体临床疗效(83.3%)明显优于胃复春对照组(7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的改善方面,益胃萎安汤加减组亦明显优于胃复春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抗HP方面,益胃萎安汤加减组(43.5%)亦明显优于胃复春对照组(26.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胃萎安汤中主药蒲公英入

7、肝入胃,为解热凉血之要药,《本草新编》记载:“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柴胡、川芎、芍药、香附疏肝解郁;加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当归、牡丹皮、白芍、丹参养血和血化瘀;配以神曲、麦芽、枳壳调理脾胃助消化。药理研究显示,黄芩、黄连有较强抗HP作用;白花蛇舌草具有抗癌作用。诸药合用,共奏解热凉血、和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化积以及抗HP、抗癌作用,因而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