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

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

ID:25924912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_第1页
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_第2页
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_第3页
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_第4页
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32例骨性早期恒牙列Ⅲ类错颌病例,其中非拔牙组17例,年龄(13.8±1.2)岁(11.9~15.3岁),平均ANB角为-2.5°,拔牙组15例,年龄(14.2±1.5)岁(12.1~15.5岁),平均ANB角为-2.2°。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骨骼与面部软组织的改变,探讨拔牙与否的矫治方法对错颌畸形面部改善的疗效差别。结果两组Ⅲ类侧貌软组织面中份的凹陷畸形由于矫治改建和颌骨的生长均得到改善。非拔牙组

2、的骨骼改变以上颌骨后段的垂直生长为主,上切牙轴唇向倾斜,上腭平面和牙合平面伴有显著反时针旋转,但面部骨骼的后前面高比例保持不变。拔牙组的骨骼改变以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和下切牙轴舌向倾斜改变为主,面部骨骼的后前面高比增加,上颌骨前后段的垂直生长基本一致,上腭平面和牙合平面未发生旋转改变。结论非拔牙和拔牙治疗均可改善Ⅲ类错颌的面部凹陷畸形;非拔牙矫治主要以上颌骨和上颌切牙轴的改变为主,拔牙治疗则更多通过下颌骨和下切牙轴的变化而产生疗效。【关键词】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颌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安氏Ⅲ类错颌的治疗是正畸治疗中

3、难度较大的一类错颌,它是随生长发育逐渐加重的畸形,对于恒牙列早期骨性Ⅲ类错颌,采用拔牙还是非拔牙矫治技术一直是正畸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矫治后的治疗效果[12]。因此对拔牙与非拔牙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对比,对正畸临床是否拔牙的设计方案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已经完成且治疗后前牙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的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颌32例,分为拔牙组和不拔牙组。拔牙组15例,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13.8±1.2)岁(11.9~15.3岁),平均ANB角

4、为-2.2°,疗程(16.2±2.8)月(12.4~24.5月)。非拔牙组17例,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14.2±1.5)岁(12.1~15.5岁),平均ANB角为-2.5°,疗程(18.2±3.2)月(15.4~28.5月)。收集病例标准:恒牙列早期Ⅲ类骨骼不调的错颌,Ⅲ类磨牙关系,ANB角-3~0°,有轻度的牙列拥挤(0~3mm)。颞下领关节无明显异常。所有病例未进行过早期矫治,如前牵引、颏兜等治疗。1.2方法1.2.1治疗全部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拔牙方式为拔4个第一双尖牙或拔下颌2个第一双尖

5、牙及上颌2个第二双尖牙。每一病例采集术前术后石膏模型,摄取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以供对比观察。所有治疗均由高年主治以上熟练正畸专科医师完成。1.2.2头影测量方法P角分别增大2°和1.5°,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下颌发生了一定程度顺时针旋转,但后前面高比(SGo/NMe)维持不变。下唇长和下唇B点厚则比治疗前增大(P<0.05),颏厚减小,证实了Ⅲ类错颌的下唇形态得到改善(表1,2,图2)。2.2拔牙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拔牙治疗后SNA角比治疗前增大1.3°,改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SNB角度比治疗前减小1.

6、8°。同时软组织面突角增加1.4°,表明Ⅲ类凹陷骨性面形及软组织面形均得到改善。牙合平面(OP)没有发生显著旋转变化(P>0.05),上前牙轴未发生统计学改变。Y轴、SN角度:1.SNA;2.SNB;3.ANB;4.ANSPNS/SN(ANSPNS连线与SN连线夹角);5.GoAngle(ArGo连线与GoMe连线夹角);6.SN/MP(SN与MP延长线夹角);7.NAPos(NA连线与PosA延长线前上交角);8.Yaxis(SGn连线与X轴前下交角);9.OP/SN(OP线与SN连线的夹

7、角);10.UIPAL(UIAPUI连线与ANSPNS连线的后下交角);11.LIMP(LIApLI连线与GoGn连线的后上交角);12.面凸角(N’Sn连线与Pos’Sn延长线前上交角).线距:1.ANSPNS;2.ArMe;3.ArGo;4.SGo/NMe(后前面高比);5.颏厚(PosPos’);6.下唇长(LLMe’在Y轴上投影距离);7.下唇B点厚(BB’)OP平面(颌平面):为均分上下第一磨牙及第一前磨牙咬合接触点的连线。图1X线头影测量项目Fig1Cephalometricl

8、andmarksMP角分别增大2.5°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下颌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同时后前面高比(SGo/NMe)减小。下前牙轴倾度(LIMP)、下唇颏厚均比治疗前减小,下唇长度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突出的下前牙及下唇形态得到改善(表2,3,图3)。3讨论骨性Ⅲ类错颌的早期治疗常应用双期治疗法[1],但前期功能矫治的最佳年龄段是在青春发育高峰期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