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97091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3
《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摘要:中国接受印度古代文学有两次高潮,第一次自汉末至宋代;第二次始于现代。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众多僧俗学者,用一两千年的时间,翻译、如何冲破的呢?杨义认为:民间口传小说由单线演进到多线分支,其间隐隐然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外来冲击力。这种冲击力就是佛教文化,它所派生的俗讲或变文。在这场中外文化撞击中,民间口传小说以其自身的活性,大量吸收佛教文化的幻想和文体智慧,实现了中国小说体制的深刻变革,并形成了前景壮观的发展势头。 中国的美学界也对佛教文化和佛典翻译文学十分重视,出现了一批重要论著,如王
2、海林的《佛教美学》(1992年)、蒋述卓的《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1992)、祁志祥的《佛教美学》(1997)、邱紫华的《东方美学史印度美学思想》(2003),等等。这类论著虽不是专论佛典翻译文学,但是从审美层面上进行研究,无论对佛教文学的形态、特征、发生机制等课题,都有了新的深入开凿,而且将文学置放在绘画、音乐、戏剧、雕塑、建筑等艺术天地里,使人们对佛教文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新的认知。吴功正说:魏晋有佛理小说。六朝则有佛理诗。这一演进历程,昭示着佛教向文学深度渗透的趋势。对佛义解阐运用诗的形式来实行,试图使佛义文学形态化。从人类审美文
3、化发展史来讲,由翻译佛教文学进而到佛情小说、佛理诗,是一大跨越性进步。因为,当人们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时,当自我理性完善后寻求精神自由时,审美便替代了宗教。 翻译学特别是翻译史研究者,是佛典翻译文学研究的一支劲旅。其中,马祖毅几十年如一日,成果卓著,为中国佛教翻译(含佛教文学翻译)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中国翻译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专论周代至清代的中国译事。这是一部62万字的大著,用主要篇幅研究佛经翻译,对佛经文学的论述,居于重要的地位。其他学者如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一书,有专章对中国古代翻译事业、佛经翻译的文
4、体、佛教翻译文学对汉语的影响、佛经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经翻译理论对中古文论的贡献等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朱志瑜、朱晓农的《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和王铁钧的《中国佛典翻译史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所论全属佛经汉译范围,但均有新视角、新发现。 最早系统研究翻译史的著作,是阿英写于1938年的《翻译史话》。此书并未完稿,只写了第一至四回,实际上是一部没有写完的中国现代翻译史。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翻译文学史是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1957级全体同学编著的《中国翻译文学简史》(初稿),作为教材印行于196
5、0年1月。此书第一章为佛经的翻译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虽然从结构体量上讲,有些太过头轻脚重,然而它是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文学史。到1989年陈玉刚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问世。杨义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在《五四时期卷》第一章绪论中,开头说:东汉开始的佛经翻译,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内容,诸如《法华经》、《维摩诘经》、《盂兰盆经》、《华严经》等堪称佛教文学的代表作。 印度文学在中国接受的另一条正法大道是大学开设的印度文学课程。在中国,最早开设印度文学课程的高校是清华大学。1925年陈寅恪首先在
6、清华大学开了佛经翻译文学和东方学研究目录两门课。北京大学在1928年邀请陈寅恪讲授佛经翻译文学一个学期。后因陈身体不适,没有继续开设。直到共和国成立,季羡林、金克木、刘安武等开设的梵语文学、印地语文学等,成了北京大学的传统特色课程。 上述的近因和远因,其实都是中国学者重视佛教翻译文学的外因。那么,其内因是什么呢? 人类具有追求事物本质的天性。为此,人类大力追根溯源,大力辨异比较。可以说,比较文学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特别是文学世界的一种天生的方法与途径。对佛教翻译文学的认识,仅用文学史、阅读学、美学的方法,是不够的。只有用比较文学的方
7、法,才能洞察佛教翻译文学的本质,进而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意义。对刘勰《文心雕龙》的评价,是极典型的例子。这部诗学杰作问世后,得到文坛领袖沈约和昭明太子萧统的肯定,此后虽屡有好评,但都囿于中国文学的格局。到鲁迅用中西诗学比较的眼光,才将对《文心雕龙》的批评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文心》放在世界诗学的展台上,以《舞论》和《诗学》来观照它,得出的结论是:《文心》不但体大、思精,而且文美。不论用西方诗学来观照《文心》,还是将其放在更广阔的世界诗学展台上,都是出于比较、辨异达到深化认识《文心》本质的本能。 由此可知
8、,192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大力关注佛教翻译文学研究,不但具有强大的外因,而且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因,即人类追求事物本质的天性。它是内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二、印度文学再接受的学术史意义 1920年代开始、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